白面书生铁作肝,风雨未动剑长闲。
何时去斩匈奴首,直取西凉尽处山。
白面书生铁作肝,风雨未动剑长闲。
何时去斩匈奴首,直取西凉尽处山。
这首诗《和刘端礼(其二)》由宋代诗人王庭圭所作,通过“白面书生铁作肝”这一句,巧妙地将文弱的书生与刚毅的铁石之心结合,展现出诗人对理想中的英雄形象的独特理解。接着,“风雨未动剑长闲”一句,以剑的闲置比喻英雄的等待时机,暗含着对国家安危的忧虑以及对英雄时刻准备为国效力的期待。
“何时去斩匈奴首”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渴望英雄能够出鞘,勇往直前,对抗外敌的决心。“直取西凉尽处山”则描绘了英雄目标的远大,不仅指向具体的敌人,更象征着对国家和平与安全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于英雄主义的向往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语言简洁有力,情感激昂,富有感染力。
乐先生,孝且慈,父母蚤殁惟孤儿。
㷀㷀双泪垂,见人父母宁不悲。
少年不肯仕,居乡作儒师。
弟子三千人,传道鸣诗书。
得钱荐新向月朔,祭祀烝尝礼四时。
躬亲事俎豆,妻子不敢私。
养思有如此,大义实无亏。
今人有父母,兄弟分食如犬麋,又令父母长寒饥。
君不见乌反哺,言有之。鸱枭喙母脑,物性何凶危。
至今母子亦为依,嗟哉乐先生,孝心天所知。
港边高墙围大屋,鸱吻昂昂头矗矗。
柏为柱兮桂为梁,绮户纹窗耀人目。
玉树朝朝捧绣筵,绿珠夜夜捧金谷。
寻常富贵若秋毫,倏忽繁华灭残烛。
君不见港边锣鼓震天闻,子女惊惶哭出门。
金珠玉帛厚丰积,一朝抄籍霍将军。
百年自算无穷计,怨死雠生满天地。
后园种树未开花,今者已属他人家。
又不见港边高高山上土,凿石为坟立羊虎。
碑牌催折尽番磨,家破家亡叹无主。
汉江之水连天碧,三国人材世无敌。
曹公兵法亚孙吴,赤壁楼船燧烟黑。
飞星散落天无云,铁锁截断奔波倾。
遏险能同剑阁守,镇国未必踰长城。
石头城下波摇月,东望长江正空阔。
吴儿醉饮自酣眠,不知一夜楼船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