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边高墙围大屋,鸱吻昂昂头矗矗。
柏为柱兮桂为梁,绮户纹窗耀人目。
玉树朝朝捧绣筵,绿珠夜夜捧金谷。
寻常富贵若秋毫,倏忽繁华灭残烛。
君不见港边锣鼓震天闻,子女惊惶哭出门。
金珠玉帛厚丰积,一朝抄籍霍将军。
百年自算无穷计,怨死雠生满天地。
后园种树未开花,今者已属他人家。
又不见港边高高山上土,凿石为坟立羊虎。
碑牌催折尽番磨,家破家亡叹无主。
港边高墙围大屋,鸱吻昂昂头矗矗。
柏为柱兮桂为梁,绮户纹窗耀人目。
玉树朝朝捧绣筵,绿珠夜夜捧金谷。
寻常富贵若秋毫,倏忽繁华灭残烛。
君不见港边锣鼓震天闻,子女惊惶哭出门。
金珠玉帛厚丰积,一朝抄籍霍将军。
百年自算无穷计,怨死雠生满天地。
后园种树未开花,今者已属他人家。
又不见港边高高山上土,凿石为坟立羊虎。
碑牌催折尽番磨,家破家亡叹无主。
这首《石港行》描绘了元代社会的变迁与世事无常,通过对比港边大屋的奢华与衰败,以及高山上墓地的建立与荒凉,展现了历史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
首句“港边高墙围大屋”,描绘了港边富丽堂皇的大宅景象,高墙环绕,大屋巍峨,预示着主人的显赫地位和财富。接着“鸱吻昂昂头矗矗”进一步渲染了建筑的雄伟与庄严,鸱吻作为古代建筑上的装饰,其高昂的姿态象征着主人的尊贵与权力。
接下来,“柏为柱兮桂为梁,绮户纹窗耀人目”两句,以柏木与桂花作为柱梁,绮丽的门户和精美的窗户,展现出大屋内部的奢华与精致,令人目不暇接。这里通过丰富的材料和精细的工艺,强调了主人生活的富足与品味。
“玉树朝朝捧绣筵,绿珠夜夜捧金谷”则运用比喻手法,将主人的日常生活比作珍贵的玉树和金谷,每天都有如绿珠般美丽的女子侍奉左右,享受着豪华盛宴,生动地描绘了奢华的生活场景。
然而,好景不长,“寻常富贵若秋毫,倏忽繁华灭残烛”两句转折,指出即便再显赫的富贵也如同秋日的微尘,转瞬即逝,最终归于消亡。这种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作者对世事变迁的深刻洞察。
接下来,“君不见港边锣鼓震天闻,子女惊惶哭出门”描绘了大屋衰败时的凄惨景象,锣鼓声中隐藏着家庭的崩溃与成员的离散,子女们在惊恐中逃离,形象地展示了繁华背后的悲凉。
“金珠玉帛厚丰积,一朝抄籍霍将军”则点明了大屋的财富被抄没,霍将军的出现象征着权力的介入与财富的剥夺,进一步强化了世事无常的主题。
“百年自算无穷计,怨死雠生满天地”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与命运多舛的感慨,即使精心规划一生,最终仍难免怨恨与仇敌的产生,充满了对命运无奈的叹息。
最后,“后园种树未开花,今者已属他人家。又不见港边高高山上土,凿石为坟立羊虎。碑牌催折尽番磨,家破家亡叹无主。”这两段通过对比,展现了从繁华到衰败的过程,后园的树木还未开花便已归属他人,高山上原本的家园如今成为坟墓,石碑被岁月侵蚀,家破人亡,无人问津,表达了对逝去美好与失去归属感的深深哀悼。
整首诗通过对港边大屋与高山坟墓的描绘,以及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展现了元代社会的复杂面貌和作者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