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月朦胧水映沙,吴姬嘈杂拨琵琶。
阖闾城外垂杨路,十里红楼尽酒家。
江月朦胧水映沙,吴姬嘈杂拨琵琶。
阖闾城外垂杨路,十里红楼尽酒家。
这首元代诗人叶兰的《姑苏感旧十首(其二)》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夜晚景象,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历史感。
首句“江月朦胧水映沙”,以“江月”开篇,营造出一种朦胧而静谧的氛围,月光洒在江面上,与水波相映成趣,沙岸上也仿佛披上了一层银纱,整个画面显得既美丽又神秘。这句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又富有诗意的画面,让人仿佛能感受到夜风拂面,月色如洗的清凉与宁静。
接着,“吴姬嘈杂拨琵琶”,笔锋一转,将视角转向了人物活动。吴地女子的欢声笑语与琵琶的弹奏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热闹而又不失雅致的场景。这里的“嘈杂”并非贬义,而是生动地展现了江南女子活泼开朗的性格特点,以及她们在夜晚聚会时的欢乐气氛。琵琶声与笑声相互辉映,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生动与活力。
“阖闾城外垂杨路,十里红楼尽酒家。”最后两句则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范围,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更广阔的地域。阖闾城,即苏州古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城外的垂杨路旁,十里长街两旁遍布着酒楼,每一家都灯火通明,热闹非凡。这里不仅有酒,还有故事,有情感,有生活的百态。诗人通过这样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苏州古城的繁华与热闹,也暗示了历史的变迁与文化的积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生动的人物刻画,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有自然美景,又有生活情趣的历史场景,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美人不愿颜如花,愿为霜草逢春华。
汉壁楚歌连夜起,骓不逝兮奈尔何。
鸿门剑戟帐下舞,美人忍泪听楚歌。
楚歌入汉美人死,不见宫中有人彘。
我尝梦登天,身乘帝青云。
下视六合大,死人何纷纷!
尸行鬼走不知丑,天跳鬼踔无由分。
首戴髑髅蒿两目,肠悬题凑空孤坟。
自谓策神智,可以干明君。
自谓雕纂组,可以成华文。
自谓昭旗常,可以铭前勋。
形如枯株心强活,气如湿灰耳强闻。
哀哉腥腐窟,何以能超群?
天孙为余言,此皆不足云。
累累白骨成飞尘,安知中有不死人?
眉厖喉结目如电,挥呵风雨走百神。
塌额玉陛下,自称小兆臣。
臣之形骸与众等,久断荤血腐肉皴。
言臣不死诚谬妄,固有不死丹元君。
丹元君,在何处,泥丸真人且延驻。
一曲鸾笙五百年,死人窝里翻身去。
《活死人窝,为番阳胡道玄赋》【元·郑元祐】我尝梦登天,身乘帝青云。下视六合大,死人何纷纷!尸行鬼走不知丑,天跳鬼踔无由分。首戴髑髅蒿两目,肠悬题凑空孤坟。自谓策神智,可以干明君。自谓雕纂组,可以成华文。自谓昭旗常,可以铭前勋。形如枯株心强活,气如湿灰耳强闻。哀哉腥腐窟,何以能超群?天孙为余言,此皆不足云。累累白骨成飞尘,安知中有不死人?眉厖喉结目如电,挥呵风雨走百神。塌额玉陛下,自称小兆臣。臣之形骸与众等,久断荤血腐肉皴。言臣不死诚谬妄,固有不死丹元君。丹元君,在何处,泥丸真人且延驻。一曲鸾笙五百年,死人窝里翻身去。
https://shici.929r.com/shici/igwWEkZK.html
田家腊月上山时,赤脚负薪雨中归。
身无夹褐头无笠,寒风飒飒吹湿衣。
檐牙滴沥声不断,天地黯惨逄岁晏。
自从十载正月吉,雨雪阴霾少晴旦。
乱离窜匿饥寒死,上宰有无惟浩叹。
身强众勇能杀戮,白玉为床金作屋。
宣麻诰敕天不恤,一命不沾寒士族。
雨师汝灵胡不仁,元日人日乃有神。
赤土槁苗遁何所,天威人虐民独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