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归去来,无乃已迟哉。
遇事佯如聩,从人唤作呆。
胡僧需酒肉,戍卒借亭台。
岂不二千石,闲居自可咍。
长歌归去来,无乃已迟哉。
遇事佯如聩,从人唤作呆。
胡僧需酒肉,戍卒借亭台。
岂不二千石,闲居自可咍。
诗中“长歌归去来,无乃已迟哉”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往昔岁月的怀念。"遇事佯如聩,从人唤作呆"则表现出诗人面对世事变化时的无奈与孤立,似乎在用一种自嘲的口吻描绘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处境。
"胡僧需酒肉,戍卒借亭台"两句中,“胡僧”指的是外来的和尚,这里可能是比喻某种外来或异己力量对资源的占有。"戍卒借亭台"则可能隐含着对权力与地位争夺的无奈。
最后,“岂不二千石,闲居自可咍”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似乎在说即便是拥有相当的物质基础,也可以选择一种淡泊明志、远离尘嚣的生活方式。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对待的手法,抒发了诗人对于世事的感慨以及个人内心的宁静追求。
马足经时失,今看骨转高。
气清郎署月,声起大江涛。
谁共青绫被,犹分金错刀。
途穷知阮恸,效拙见潘毛。
龙蠖惟公等,乾坤听此曹。
馀生湘吊屈,处士晋称陶。
鸡肋怜朱绂,蛾眉妒锦袍。
千夫元诺诺,群口但嚣嚣。
来往愁讥凤,攀援耻学猱。
邱中多细响,天末切刁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