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城中无看灯。夜三更。月空明。
野庙残梅,村鼓自春声。
长笑儿童忙踏舞,何曾见,宣德棚,不夜城。
去年今年又伤心。去年晴。去年曾。
不似今年,闲坐处、却不曾行。
忆去年人、弹烛泪纵横。
想见西窗窗下月,窗下月,是无情,是有情。
几年城中无看灯。夜三更。月空明。
野庙残梅,村鼓自春声。
长笑儿童忙踏舞,何曾见,宣德棚,不夜城。
去年今年又伤心。去年晴。去年曾。
不似今年,闲坐处、却不曾行。
忆去年人、弹烛泪纵横。
想见西窗窗下月,窗下月,是无情,是有情。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往昔时光的回忆。从"几年城中无看灯"可见诗人对于过往的盛景已经不复存在,心中充满了失落感。而夜深人静之际,却依然能听到远处寺庙残梅下的鼓声和村里的春日欢笑,这些声音似乎在提醒着诗人去年的美好时光与今年相比的落差。
"长笑儿童忙踏舞,何曾见,宣德棚,不夜城。"这一句表明孩子们依旧在欢快地跳舞,而宣德棚却不再是熙熙攘攘的夜市,这种对比更加深化了诗人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去年今年又伤心。去年晴。去年曾。不似今年,闲坐处、却不曾行。"诗人在这里直接表达了自己的心情,对于去年的美好记忆与此刻的孤独凄凉感到无比的伤感。而"闲坐处、却不曾行"则透露了一种无力改变现状的无奈。
最后两句"忆去年人、弹烛泪纵横。想见西窗窗下月,窗下月,是无情,是有情。"是诗人的深切感慨。往昔与亲朋好友一同赏花的场景如今已成过眼云烟,每当夜里望着那轮明月,不禁泪流满面。这里的"西窗窗下月"既可以理解为自然界中无情的存在,也可能是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往昔时光有情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过往与现今的对比,以及对月亮和梅花等自然景象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流逝、无法挽留的无力感和深深的怀旧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