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谓无酒,忽有携酒者。
联翩二三客,柴门系嘶马。
膨脝两大瓮,待月列堂下。
空庭碧天阔,秋色极潇洒。
皓魄初未出,稍觉云暗野。
须臾冰团挂,细字可读写。
琵琶拨旁行,此曲岂和寡。
村伎杂南北,焉有容色冶。
老夫但满饮,不复记杯斝。
嘲诙颇恶剧,罚筹不吾拾。
自从历丧乱,万事付苟且。
应接日纷糅,口耳似聋哑。
久旱百谷死,心望时雨泻。
虽逢芳醑溢,更著纤指把。
丈夫忽有念,外物皆土苴。
客去欲夜半,一笑真醉也。
中秋谓无酒,忽有携酒者。
联翩二三客,柴门系嘶马。
膨脝两大瓮,待月列堂下。
空庭碧天阔,秋色极潇洒。
皓魄初未出,稍觉云暗野。
须臾冰团挂,细字可读写。
琵琶拨旁行,此曲岂和寡。
村伎杂南北,焉有容色冶。
老夫但满饮,不复记杯斝。
嘲诙颇恶剧,罚筹不吾拾。
自从历丧乱,万事付苟且。
应接日纷糅,口耳似聋哑。
久旱百谷死,心望时雨泻。
虽逢芳醑溢,更著纤指把。
丈夫忽有念,外物皆土苴。
客去欲夜半,一笑真醉也。
此诗描绘了一个中秋之夜,诗人本无酒意外有客携酒而来,共同赏月的场景。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
“联翩二三客,柴门系嘶马”一句,设定了夜晚客人的到来和准备欣赏月光的氛围。诗人用“膨脝两大瓮,待月列堂下”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他们在等待明月升起时准备好酒。
“空庭碧天阔,秋色极潇洒”写出了中秋之夜的辽阔天空和深切的秋意。接着,“皓魄初未出,稍觉云暗野”则描绘了月亮即将升起的那一刻,诗人感受到了一丝云彩带来的阴霾。
“须臾冰团挂,细字可读写”生动地形容了明月初现时清晰如同书写般的光线。随后,“琵琶拨旁行,此曲岂和寡”一句,则转入了诗人与客人共同享受音乐的愉悦。
“村伎杂南北,焉有容色冶”表达了来自各地的艺人汇聚一堂,呈现出一种多彩的文化景象。紧接着,“老夫但满饮,不复记杯斝”则流露出诗人在此刻彻底放松,忘却了酒量,只愿沉浸于美好的时光。
“嘲诙颇恶剧,罚筹不吾拾”一句,透露出了诗人对于世事的豁达态度,而“自从历丧乱,万事付苟且”则表明了在经历过动荡之后,对于未来的事情采取了一种顺其自然的生活哲学。
“应接日纷糅,口耳似聋哑”描绘了诗人对外界喧嚣的态度,而“久旱百谷死,心望时雨泻”则表达了对于长时间干旱和期待雨水的渴望。
接下来的“虽逢芳醑溢,更著纤指把”一句,展示了诗人对美酒的喜爱,而“丈夫忽有念,外物皆土苴”则是诗人在此刻对于世俗之物的超然态度。
最后,“客去欲夜半,一笑真醉也”结束了这场中秋赏月饮酒的聚会,诗人在送别时依旧保持着一份醉意和满足感。
年过不惑鬓成丝,偶到林间便卜居。
学道未忘山水癖,爱闲终与利名疏。
夜凉危阁来明月,风静平湖瀁碧虚。
回首权豪绝相识,野云孤鹤自相于。
走骑引征鞍,鸣榔趁行舶。
下唐三百里,棹稳波如席。
霜晴天宇清,日暖带春色。
髻梳粲新妆,罗襦照澄碧。
怡怡兄弟情,亹亹仆驭力。
岂为诧游观,肝肠孝思激。
嵯峨上柏山,丞郎旧形魄。
松台夜漫漫,竹坞风索索。
声容弗云远,肃雍对巾帻。
追惟起家难,饱适敢笑剧。
于昭万古魂,伊嘏愿无斁。
嗟嗟天涯客,青灯延永夕。
君有霜露感,我念云水隔。
秋风摵摵敲庭槚,独卧孤窗类瘖哑。
道人剥啄向东塘,欲识酸寒孟东野。
公今以直不以情,我亦论心不论形。
平生方寸只如此,政可烦公双眼青。
年来万事翻成覆,幸有藏家书可读。
丁宁莫学世间痴,苦欲从公专问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