嘶马发相续,行次夏王台。
锁郡云阴暮,鸣笳烧色来。
霜繁边上宿,鬓改碛中回。
怅望胡沙晓,惊蓬朔吹催。
嘶马发相续,行次夏王台。
锁郡云阴暮,鸣笳烧色来。
霜繁边上宿,鬓改碛中回。
怅望胡沙晓,惊蓬朔吹催。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边塞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军事活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边疆地区的萧瑟与苍凉,以及战争带来的荒凉。
"嘶马发相续" 一句,通过马匹嘶鸣声的连绵不绝,传达出旅途中的寂寞感。"行次夏王台"则指代旅人所处之地,是一个充满历史沉淀的地方。
"锁郡云阴暮" 展示了边塞地区夕阳下的壮丽景象,天空被厚重的云朵覆盖,给人一种封闭感。紧接着 "鸣笳烧色来" 描述的是军中号角声响起,与天际间弥漫着战争即将到来的氛围。
"霜繁边上宿" 把旅人的夜宿环境描绘得淋漓尽致,寒风凛冽,霜花覆盖。"鬓改碛中回" 表示了旅人在戈壁之中行走,鬓发被风吹乱,形成了一种苍凉的意境。
最后 "怅望胡沙晓" 和 "惊蓬朔吹催" 两句,则是对远方沙漠晨曦与北风呼啸声的感慨。旅人在边塞之地,对遥远而又不确定的未来充满了无尽的忧虑和紧迫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致描摹,以及对战争氛围的渲染,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与丰富的想象力。
东坡先生好游戏,壁上写竹如写字。
三竿两竿袅风翠,却有渭川千亩势。
题诗执烛倩官奴,白发红妆两无忌。
不应诬我抱节君,何尝解舞腰肢媚。
先生调笑皆文章,顾与节君生贲光。
千年故事白石在,梅庵载翻新墨香。
捕风捉影老手健,凤骇鸾惊秋月凉。
我今拭目艮会堂,尚疑耘老亭中央。
今人古人不相见,遗迹宛然人未亡。
蒿歌引往绋,言出郭南门。
我来临其窆,衰草凄寒原。
情至时掩泣,痛惋不能言。
百年合有死,惜此英妙魂。
我昔有女萝,附此长松根。
托生相因依,绸缪在东昆。
长松一朝折,修蔓绝攀援。
茕茕委中道,有身安用存。
比比托邻并,相好逾百年。
老少虽消息,林庐无改迁。
辛亥壬子岁,潢潦割相连。
滔滔槩吴会,垫彼公私田。
田中不生谷,辟术无所传。
嚼草草亦尽,仰面呼高天。
惟食累于世,不如枝上蝉。
浑舍相抱哭,泪行间饥涎。
日夜立水中,浊浪排胸肩。
大儿换斗粟,女小不论钱。
驱妻亦从人,减口日苟延。
风雨寻塌屋,各各易为船。
忧厄久不解,岂免疾疫缠。
死者随河流,沈骨鱼龙渊。
生者乞四方,所饱何处边。
两年非一日,几日艰一饘。
逐逐更逐逐,去如飘叶然。
飘叶或回风,故处还周旋。
一去叵测归,归亦何为廛。
乡土及骨肉,岂绝情爱牵。
厚地莫容居,皇天不哀怜。
四郊类兵变,苍莽空人烟。
盗贼国有讨,此祸力难援。
州司旷恤典,势分与民县。
告诉走无门,何况病莫前。
老夫廪无米,亦无广厦千。
对眼不忍见,衷肠惟火然。
便欲吐我哺,纳彼止一咽。
众口相嗷嗷,欲足理莫全。
故好成乖隔,载聚何因缘。
《十八邻》【明·沈周】比比托邻并,相好逾百年。老少虽消息,林庐无改迁。辛亥壬子岁,潢潦割相连。滔滔槩吴会,垫彼公私田。田中不生谷,辟术无所传。嚼草草亦尽,仰面呼高天。惟食累于世,不如枝上蝉。浑舍相抱哭,泪行间饥涎。日夜立水中,浊浪排胸肩。大儿换斗粟,女小不论钱。驱妻亦从人,减口日苟延。风雨寻塌屋,各各易为船。忧厄久不解,岂免疾疫缠。死者随河流,沈骨鱼龙渊。生者乞四方,所饱何处边。两年非一日,几日艰一饘。逐逐更逐逐,去如飘叶然。飘叶或回风,故处还周旋。一去叵测归,归亦何为廛。乡土及骨肉,岂绝情爱牵。厚地莫容居,皇天不哀怜。四郊类兵变,苍莽空人烟。盗贼国有讨,此祸力难援。州司旷恤典,势分与民县。告诉走无门,何况病莫前。老夫廪无米,亦无广厦千。对眼不忍见,衷肠惟火然。便欲吐我哺,纳彼止一咽。众口相嗷嗷,欲足理莫全。故好成乖隔,载聚何因缘。
https://shici.929r.com/shici/XRHJAdeDI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