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骑引征鞍,鸣榔趁行舶。
下唐三百里,棹稳波如席。
霜晴天宇清,日暖带春色。
髻梳粲新妆,罗襦照澄碧。
怡怡兄弟情,亹亹仆驭力。
岂为诧游观,肝肠孝思激。
嵯峨上柏山,丞郎旧形魄。
松台夜漫漫,竹坞风索索。
声容弗云远,肃雍对巾帻。
追惟起家难,饱适敢笑剧。
于昭万古魂,伊嘏愿无斁。
嗟嗟天涯客,青灯延永夕。
君有霜露感,我念云水隔。
走骑引征鞍,鸣榔趁行舶。
下唐三百里,棹稳波如席。
霜晴天宇清,日暖带春色。
髻梳粲新妆,罗襦照澄碧。
怡怡兄弟情,亹亹仆驭力。
岂为诧游观,肝肠孝思激。
嵯峨上柏山,丞郎旧形魄。
松台夜漫漫,竹坞风索索。
声容弗云远,肃雍对巾帻。
追惟起家难,饱适敢笑剧。
于昭万古魂,伊嘏愿无斁。
嗟嗟天涯客,青灯延永夕。
君有霜露感,我念云水隔。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葛绍体所作的《送高文父上柏省坟》。诗中描绘了高文父出行的场景,他骑马疾驰,伴随着船夫的鸣榔声,一路向三百里外的上柏山进发。沿途景色宜人,天气晴朗,波光如席,透出春天的气息。诗人通过描写新妆的女子和兄弟间的和睦情感,表达了对高文父孝心的赞美,以及对上柏山丞郎旧迹的怀念。
夜晚,松台竹坞显得寂静而冷清,虽然距离遥远,但诗人仍能感受到对方的声容,心中充满敬意。诗人感慨人生的艰辛,提醒高文父不忘创业艰难,同时表达自己对他的深深祝福,希望他的孝心永远不衰。最后,诗人以天涯客的身份,感叹自己与高文父分隔两地,只能在青灯下度过漫长的夜晚,彼此的心意如同云水般遥远,却依然深情相系。整首诗情感真挚,富有深沉的亲情和对故人的缅怀之情。
丰沛曾为社稷臣,赐书名画墨犹新。
几人同保山河誓,犹自栖栖九陌尘。
高位莫能舍,舍之世所贤。
云车游日华,岂比龙楼前。
寝疾乃就枕,情感唯灵仙。
帝鸿思道宗,臣彭亦长年。
天书加羽服,又许归东川。
镜水涵太清,禹山朝上玄。
诚亡真混沌,玉立方婵娟。
素业作仙居,子孙当自传。
门多松柏树,箧有逍遥篇。
独往不可群,沧海成桑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