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皋声断楚天秋,玉顶丹砂一夕休。
杨柳肯忘枯朽恨,梅花吹尽古今愁。
魂归辽海身如蜕,曲破江城月满楼。
惆怅玉人三弄罢,杳无消息到扬州。
九皋声断楚天秋,玉顶丹砂一夕休。
杨柳肯忘枯朽恨,梅花吹尽古今愁。
魂归辽海身如蜕,曲破江城月满楼。
惆怅玉人三弄罢,杳无消息到扬州。
这首元代萨都剌的《鹤骨笛》描绘了一幅深沉而富有哲理的画面。首句“九皋声断楚天秋”,以鹤鸣象征高洁之志在秋日寂静中消逝,暗寓岁月流转,英雄迟暮的感慨。"玉顶丹砂一夕休"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瞬间的终结,如同美玉般的青春和才华在一夜之间凋零。
接下来,“杨柳肯忘枯朽恨,梅花吹尽古今愁”运用了杨柳和梅花的意象,前者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无奈,后者则寓言了历史长河中的哀愁。诗人借物抒怀,表达对世事沧桑、人生无常的深深感叹。
“魂归辽海身如蜕”描绘出诗人灵魂的飘渺与肉体的解脱,暗示了对尘世的超脱和对未知的追求。“曲破江城月满楼”则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月光洒满江城,笛声穿透夜空,余音袅袅。
最后两句“惆怅玉人三弄罢,杳无消息到扬州”以“玉人”喻笛声的美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消逝后的失落感,以及对远方扬州的思念,但又因“杳无消息”而倍增惆怅。
整体来看,《鹤骨笛》是一首借景抒情、寓言深远的诗篇,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和空间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