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思归寄张仲达崔进之·其二》
《思归寄张仲达崔进之·其二》全文
宋 / 仇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不为鲈鱼也合归,山中鸡黍正秋肥。

东篱菊在家来好,莫学渊明较是非。

(0)
注释
鲈鱼:代指思乡之情或隐居的诱惑。
归:回归、回家。
山中:乡村、山区。
鸡黍:农家饭菜,这里指丰盛的秋收。
秋肥:秋季食物丰富。
东篱菊:象征田园生活和隐逸情怀。
在家:在自己的家中。
渊明:陶渊明,东晋诗人,以隐居著称。
较是非:比较对错,这里指过于在意世俗的是非。
翻译
并不是因为鲈鱼才该回家,山中的农家饭菜秋天正肥美。
家里的菊花虽然朴素,但比不上陶渊明的高洁,不要学他过于计较对错。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仇远所作,名为《思归寄张仲达崔进之(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归乡的渴望和平淡生活的向往。

“不为鲈鱼也合归”,表明即使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如同人们常说的“为了那美味的鲈鱼而归去”一样,诗人也有返回家乡的愿望。这里的“鲈鱼”象征着归乡的诱惑,表现了诗人对于故土的深厚情感。

“山中鸡黍正秋肥”,则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图景。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家乡的鸡和黍(一种谷物)都已丰腴成熟,这不仅反映了自然界的丰饶,也暗示着诗人对简单农耕生活的怀念。

“东篱菊在家来好”,诗人提到自家的菊花,表示只要回到家中,就能远离世间纷扰,与自然和谐共处。这里的“东篱”可能是指自己家中的某个特定位置,而菊花则象征着清高脱俗。

最后,“莫学渊明较是非”,诗人告诫自己不要像古代的哲学家庄周(渊明)那样过分地去辨别世间的是非。这里的“渊明”即指庄子,他在哲学中主张顺应自然,不争论对错。这句话传达了诗人对于超然物外、不问世事的心态。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的归乡情结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他对于远离尘嚣、保持心灵清净的追求。

作者介绍

仇远
朝代:宋   字:仁近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247年~1326年

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猜你喜欢

自电白至海安·其四

瘴云乍起四天低,鳷鹊飘鹞无定栖。

不是据鞍凭老马,纵逢沮溺路终迷。

(0)

虎丘中秋·其四

湘帘捲罢倚秋溪,溪上女儿笑语低。

忽背傍人偷自拜,夜香烧向月华西。

(0)

寄会同广文吴惠远·其二

感君赠我沉香根,水玉苍文异众芬。

怀袖至今香未散,依稀出入每逢君。

(0)

寄岑金纪时客琼南·其一

故里书从江上来,闻君二月海船开。

莫嫌须鬓皤然白,逢着鸡窠当小孩。

(0)

短歌

丰盈盛饰女,布素淡妆人。

不分在颜色,只分富与贫。

(0)

厓门谒三忠祠

双峰如阙水迢迢,恍惚洪涛怒未消。

相国有祠遗异代,书生无泪洒前朝。

空闻谢豹啼荒殿,无复黄龙起暮潮。

礼罢苔阶长太息,满厓风雨正潇潇。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