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闲放久,野鹿许为群。
居止邻西岳,轩窗度白云。
斋心饭松子,话道接茅君。
汉主思清净,休书谏猎文。
平生闲放久,野鹿许为群。
居止邻西岳,轩窗度白云。
斋心饭松子,话道接茅君。
汉主思清净,休书谏猎文。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逸生活的境况,诗人平日里闲适自在,与自然和谐共处。"野鹿许为群"表明他与自然界的动物亲如一家,共同嬉戏。而"居止邻西岳,轩窗度白云"则描绘了他的住所位于壮丽山脉之旁,窗外飘逸的白云增添了一份超然物外的意境。
诗人在这宁静的环境中,心怀敬畏地以松子为食,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的一种依赖,也反映了他清贫自守的生活态度。"话道接茅君"则表明诗人与当地的隐者有着深厚的情谊,他们之间的话题往往关乎道德修养。
最后两句"汉主思清净,休书谏猎文"透露出诗人对汉朝统治者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追求心灵的澄清和政治上的清廉,并通过书信的形式劝说他们不要沉迷于狩猎之乐。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隐逸理想,更透露了一种对现实政治的关怀和批判。
事往人离,还似暮峡归云,陇上流泉。
奈强分圆镜,枉断哀弦。
常记酒阑歌畔,难忘月底花前。
旧携手处,层楼朱户,触目依然。
从来惯向,绣帏罗帐,镇效比翼纹鸳。
谁念我、而今清夜,常是孤眠。
入户不如飞絮,傍怀争及炉烟。
这回休也,一生心事,为尔萦牵。
细风轻雾,锁山城清晓。
冷蕊疏枝为谁好。
对斜桥孤驿,流水溅溅,无限意,清影徘徊自照。
何郎空立马,恼乱馀香,绮思凭花更娟妙。
肠断处,天涯路远音稀,行人怨、角声吹老。
叹客里经春又三年,向月地云阶,负伊多少。
浪痕经雨,鬓影吹寒,晓来无限萧瑟。
野色分桥,翦不断、溪山风物。
船系朱藤,路迷烟寺,远鸥浮没。
听疏钟断鼓,似近远遥,惊心事、伤羁客。
新醅旋压鹅黄,拚清愁在眼,酒病萦骨。
绣阁娇慵,争解说、短封传忆。
念谁伴、涂妆绾结。
嚼蕊吹花弄秋色。
恨对南云,此时凄断,有何人知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