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山五色凤,千岁或一鸣。
来见君子国,见则时文明。
自从鸣岐后,野鸟袭为名。
凤兮德久衰,短歌空复情。
吴山五色凤,千岁或一鸣。
来见君子国,见则时文明。
自从鸣岐后,野鸟袭为名。
凤兮德久衰,短歌空复情。
这首诗名为《丹山凤》,是元末明初诗人杨维桢所作。诗中以“吴山五色凤”起笔,形象地描绘了一种罕见而尊贵的神鸟,象征着吉祥和美德。凤鸟千年一鸣,其出现预示着君子之国的繁荣与文明。然而,自鸣岐之后,寻常野鸟也借此名号,暗示了凤德的式微。诗人感慨凤德的衰落,只能借短歌抒发情怀,表达了对高尚品德流失的忧虑。整体上,这首诗寓言性强,富有深意,体现了杨维桢诗歌的寓意和寄托。
多时仙掖里,色并翠琅玕。
幽意含烟月,清阴庇蕙兰。
枝繁宜露重,叶老爱天寒。
竟日双鸾止,孤吟为一看。
清辰捲珠帘,盥漱香满室。
杉松经雪后,别有精彩出。
琅函芙蓉书,开之向阶日。
好鸟常解来,孤云偶相失。
有时作章句,气概还鲜逸。
茫茫世情世,谁人爱真实。
清高慕玄度,宴默攀道一。
残磬隔风林,微阳解冰笔。
亦知休明代,谅无经济术。
门前九个峰,终拟为文乞。
吾师楞伽山中人,气岸古淡僧麒麟。
曹溪老兄一与语,金玉声利。
泥弃唾委,兀兀如顽云。
骊珠兮固难价其价,灵芝兮何以根其根。
真貌枯槁言朴略,衲衣烂黑烧岳痕。
忆昔十四五年前苦寒节,礼师问师楞伽月。
此时师握玉麈尾,报我却云非日月。
一敲粉碎狂性歇,庭松无韵冷撼骨。
搔窗擦檐数枝雪,迩来流浪于吴越。
一片闲云空皎洁,再来寻师已蝉蜕。
薝卜枝枯醴泉竭,水檀香火遗影在。
甘露松枝月中折,宝师往日真隐心,今日不能堕双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