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儿生堕地,志气凌青雯。
下以答苍生,上以酬圣君。
宁能弄柔翰,白首老耕耘。
悲哉际阳九,世路多蝇蚊。
自制芰荷衣,青山卧白云。
郁郁久居此,中怀每若焚。
展卷聊消日,为园且习勤。
白眼看云烟,佳气常氤氲。
蒲团学枯寂,静悟五千文。
终谢尘氛去,西山麋鹿群。
男儿生堕地,志气凌青雯。
下以答苍生,上以酬圣君。
宁能弄柔翰,白首老耕耘。
悲哉际阳九,世路多蝇蚊。
自制芰荷衣,青山卧白云。
郁郁久居此,中怀每若焚。
展卷聊消日,为园且习勤。
白眼看云烟,佳气常氤氲。
蒲团学枯寂,静悟五千文。
终谢尘氛去,西山麋鹿群。
这首诗《述怀》是明代诗人谢重华所作,通过诗中的文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人生、志向、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思考。
首句“男儿生堕地,志气凌青雯”开篇即表达了男儿自出生便应有凌云壮志,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决心。接着“下以答苍生,上以酬圣君”两句,展现了诗人对于社会的责任感和对国家的忠诚之心,他立志要为百姓谋福利,报效国家。
“宁能弄柔翰,白首老耕耘”则流露出诗人对于文墨生涯的无奈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他不愿仅仅在文笔间徘徊,更希望能在晚年时过上一种宁静、自由的生活。
“悲哉际阳九,世路多蝇蚊”两句,诗人感叹于世道艰难,人心险恶,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与无奈。接下来“自制芰荷衣,青山卧白云”则是诗人理想生活状态的描绘,他选择远离尘嚣,隐居山林,与自然和谐共处,寻求心灵的平静与解脱。
“郁郁久居此,中怀每若焚”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与挣扎,尽管身处宁静之地,但心中仍充满忧虑与渴望。“展卷聊消日,为园且习勤”则表明诗人通过阅读与劳作来排遣内心的苦闷,寻找精神寄托。
“白眼看云烟,佳气常氤氲”一句,诗人以超然的态度看待世间万物,云烟缭绕,佳气弥漫,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蒲团学枯寂,静悟五千文”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智慧,通过禅修与研读经典来领悟人生的真谛。
最后,“终谢尘氛去,西山麋鹿群”表达了诗人最终摆脱尘世的束缚,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愿望,仿佛融入了大自然之中,成为其中的一员。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也有对现实困境的反思,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展现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北斗瞻依旧,西风汗漫游。
芗溪秋水外,寒夜月槎浮。
笑语疑春梦,杯盘续暮篝。
开亭惭下榻,去国羡垂钩。
礼乐风闽楚,师模仰泰丘。
弥文裁后进,明抱在先忧。
秉法成萋斐,怀忠不自谋。
孤臣危远道,万乘布洪休。
山水元无恙,烟霞合有俦。
陶开三径地,范泛五湖舟。
谢客无过骑,呼童早放牛。
登堂招舞鹤,倚槛下驯鸥。
青草池边句,香芸架上筹。
寻真苍玉杖,拥雪白云裘。
兰佩重薰袭,樗材漫见收。
子瞻元靡匹,永叔感前修。
直彻形骸隔,惭非气味投。
移尊频洗酌,待月更登楼。
杨柳疏烟晚,林塘细雨秋。
可堪莺谷别,不断象山流。
《奉别江午坡宗师二十韵》【明·邱云霄】北斗瞻依旧,西风汗漫游。芗溪秋水外,寒夜月槎浮。笑语疑春梦,杯盘续暮篝。开亭惭下榻,去国羡垂钩。礼乐风闽楚,师模仰泰丘。弥文裁后进,明抱在先忧。秉法成萋斐,怀忠不自谋。孤臣危远道,万乘布洪休。山水元无恙,烟霞合有俦。陶开三径地,范泛五湖舟。谢客无过骑,呼童早放牛。登堂招舞鹤,倚槛下驯鸥。青草池边句,香芸架上筹。寻真苍玉杖,拥雪白云裘。兰佩重薰袭,樗材漫见收。子瞻元靡匹,永叔感前修。直彻形骸隔,惭非气味投。移尊频洗酌,待月更登楼。杨柳疏烟晚,林塘细雨秋。可堪莺谷别,不断象山流。
https://shici.929r.com/shici/EzkLJ.html
荆关神妙世希有,莒国山人亦名手。
意匠经营颇逼真,水石山林气森秀。
剡藤一幅才盈咫,万穴千岩俱点就。
芙蓉开萼迤太清,星宿汇流款崇岫。
陂陀映带粘箴莎,涧石纵横走泉溜。
日出初分意色浓,秋高始脱烟霞瘦。
吮粉含丹无此流,北苑营丘合回首。
王君好事偶得之,棐几云房顿觉奇。
况当燕市风尘日,见此溪山罨画姿。
泠然便觉心神披,严霜扑人叶辞枝。
翠眉更进金屈卮,白云在天河汉移。
醉来骑马忘南北,桐叶分题赋小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