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海畸人林畏庐,早年补柳遍西湖。
数茎白发看沉陆,无限青山入画图。
尽有高词媲汉始,更搜重译绩虞初。
饶他短后成齐俗,佩玉居然利走趋。
左海畸人林畏庐,早年补柳遍西湖。
数茎白发看沉陆,无限青山入画图。
尽有高词媲汉始,更搜重译绩虞初。
饶他短后成齐俗,佩玉居然利走趋。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严复赠给林畏庐的作品,表达了对林畏庐的敬仰和对其才华的赞赏。首句“左海畸人林畏庐”直接点出被赠者的身份,称其为“畸人”,暗示其特立独行的个性。次句“早年补柳遍西湖”描绘了林畏庐年轻时的活动,以“补柳”象征其学问之广博,遍布西湖,形象生动。
第三句“数茎白发看沉陆”通过林畏庐的白发,暗示其经历岁月沧桑,但依然关注世事,如“沉陆”般深思。第四句“无限青山入画图”则赞美林畏庐的才情,将他的智慧比作青山,意境优美。
第五句“尽有高词媲汉始”高度评价林畏庐的文章,认为其文学造诣堪比汉代开篇的文人。最后一句“更搜重译绩虞初”进一步赞扬他的翻译工作,推崇他在学术上的贡献,与“虞初”(古代学者)相提并论。
结尾两句“饶他短后成齐俗,佩玉居然利走趋”则以齐国习俗暗指林畏庐的处世态度,即使在世俗环境中,他依然保持高洁,如同佩玉之人,步履从容。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展现了严复对林畏庐的深厚敬意。
寒士足奇士,贵人多俗人。
俗人尚自可,盗贼乘风尘。
子美客长安,悲歌惊鬼神。
柄国者谁子,曲江近前嗔。
逆臣自此起,强藩由是振。
乃至饿隶辈,貂冕垂长绅。
狼狈老拾遗,拾橡逃陇岷。
我每读其诗,吞泪声酸辛。
秋阳皓皓人皆苦,安得清风扫残暑。
河流欲断泉脉乾,一望高田变焦土。
洮湖白龙迎入城,行道烧香入亭午。
青天已响阿香车,平地未见商羊舞。
昔时曾说雨催诗,今朝还要诗催雨。
愿龙速降神力澍甘霖,万落千村熟禾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