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宴湖南洪漕乐语口号》
《宴湖南洪漕乐语口号》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仗节来从玉笋班,福星甫照举欢颜。

持荷自盍登尧陛,挽粟宁容久汉关。

庆集正当萸菊际,交盟喜在芷兰间。

定王台小难留住,祗恐天边即予环。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ànnánhóngcáokǒuhào
sòng / céngbǎi

zhàngjiéláicóngsǔnbānxīngzhàohuānyán

chídēngyáowǎnníngróngjiǔhànguān

qìngzhèngdāngjiāoméngzàizhǐlánjiān

dìngwángtáixiǎonánliúzhùzhīkǒngtiānbiānhuán

注释
仗节:手持符节,象征权力或职责。
玉笋班:古代宫廷中官员的雅称。
甫照:刚刚照耀,表示新开始。
欢颜:喜悦的面容。
持荷:手捧莲花,象征纯洁或吉祥。
登尧陛:登上皇帝的宝座,比喻进入高位。
挽粟:携带谷物,可能指征战或出使归来。
汉关:汉朝的边关,泛指远方。
庆集:庆祝聚会。
萸菊:茱萸和菊花,秋季的代表植物,常用于节日庆祝。
际:时期,时刻。
芷兰:芷草和兰花,象征高洁友谊。
定王台:历史遗迹,可能指某处名胜。
祗恐:只怕,担心。
天边:远方,这里指美景。
即予环:即将环绕我,表达对美景的向往。
翻译
手持符节加入玉笋班,福星初照满面喜笑颜。
捧着莲花登上圣明的殿堂,怎能长久滞留汉关外。
庆祝盛会正值茱萸和菊花之时,盟誓之喜在香草之间弥漫。
定王台虽小难以挽留,只恐怕天边的美景即将环绕我身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创作的,名为《宴湖南洪漕乐语口号》。从艺术风格和用词来看,这是一首颂扬节庆活动、表达喜悦之情的诗篇。

"仗节来从玉笋班,福星甫照举欢颜":这两句描绘了一场盛大的节日庆典,节日的到来伴随着象征吉祥的玉质器物和福星的光辉,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持荷自盍登尧陛,挽粟宁容久汉关":诗人用“持荷”形象化地表达了参加节庆的人们手捧莲花(荷)步入高大华丽的殿堂(尧陛),而“挽粟”则是指人们在悠长的汉代古关前嬉戏玩耍,体现了一种悠闲自得的情景。

"庆集正当萸菊际,交盟喜在芷兰间":这里描述的是节日聚会正值菊花盛开之时,人们在一种友爱和谐的氛围中结下深厚的友情(交盟),而“芷兰”则是指一种香草,常用来比喻高洁的品德。

"定王台小难留住,祗恐天边即予环":诗人表达了希望在这样美好的时光和环境中能够久留,但又担心这短暂的快乐如同天边的云朵般转瞬即逝。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节日庆典的描绘,展现了古代人民热爱生活、珍惜每一次欢聚时刻的情感。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了一种对于美好时光难以长久的无奈和担忧。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病中即事十五首·其七

晚食以当肉,人言蠋巧贫。

茹蔬何不可,设说未为真。

既屏猪肝累,何须鲑菜珍。

夜煨牛粪芋,朝罨破铛尘。

(0)

留别陈明叔兼属胡仲威五首·其五

汲汲求交友,良由不敏姿。

风流伯始后,文献澹庵师。

此士世亦寡,因君交不疑。

倡酬凡几纸,别后慰相思。

(0)

投宿龙溪寺夜行迷道者久之

已辨龙溪宿,宁知鸟路迂。

林光收琐碎,山月失须臾。

见约虽田父,归尤自老夫。

但知寻野寺,不拟问官途。

(0)

呈庆伯

顾藉微官无一分,强能从俗亦徒纷。

他乡骤喜逢诗伯,故里浑疑对竹君。

莫为饥寒常道路,要留精力事耕耘。

如君少壮端宜勉,老我衰摧直漫勤。

(0)

过商叟林居蒙示半村诗集及曾吉父宏父王元渤诗卷因用前者奉简之韵作二诗上呈商叟许抄半村诗集见遗故及之·其二

结交早日类知名,岂但当年王与曾。

野鹜家鸡随所嗜,玉环飞燕讵宜憎。

筌蹄久矣成深悟,驽马犹当勉未能。

好取他山细摹刻,客来传写怕相仍。

(0)

早饭大明寺因题

晨起浑疑晚,山晴尚踏泥。

花边花鸭卧,竹里竹鸡啼。

问店欣逢寺,命车仍杖藜。

松篁犹有径,桃李得无蹊。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