迂疏如我世间稀,自笑于时百不宜。
但欲平生无鬼责,岂期长命有天知。
七旬虽慰白司马,三黜空惭柳士师。
多谢君诗远相庆,一披顿解老人颐。
迂疏如我世间稀,自笑于时百不宜。
但欲平生无鬼责,岂期长命有天知。
七旬虽慰白司马,三黜空惭柳士师。
多谢君诗远相庆,一披顿解老人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吴芾所作,名为《曾元伯以余七十用韵见庆复和之》。诗中流露出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感慨与反思,以及他对于平淡生活的追求和对长寿的淡然态度。
“迂疏如我世间稀,自笑于时百不宜。”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性格或行为方式在当时社会中显得特别、不合时宜的感受,以及他对此自嘲的情绪。这里,“迂疏”形容自己的性情或处世方式,与常人不同,可能指的是过于拘谨或深思。
“但欲平生无鬼责,岂期长命有天知。”诗人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简单愿望,即希望一生中不受任何非议,更没有追求长寿,只是认为如果有天定的知识或安排,那就随它去。这里,“鬼责”可能指的是后世的批评或者亡灵的诘问,而“天知”则暗示了对命运的接受态度。
“七旬虽慰白司马,三黜空惭柳士师。”这两句诗中提到的“七旬”指的是七十岁,这在古代被认为是很高的年龄。诗人提到即使到了这个年纪,也只是得到了一些安慰或表面的尊敬(如同白居易被封为司马),而对于自己的三次贬官,诗人感到羞愧和惭愧,可能是在自我反省。
“多谢君诗远相庆,一披顿解老人颐。”这两句表达了对友人的感激之情,因为朋友的诗歌能够跨越距离达到自己,从而为自己的晚年带来了一丝慰藉。这里,“一披”可能指的是读到诗后,心中的喜悦和解脱,如同老人颐下(腮帮子)松弛下来,形容一种放松的状态。
总体来说,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个人生活、社会评价和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以及他对于晚年平静生活的向往。诗中充满了自嘲与自省,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吾儿此地偶钟英,绍我家风尚典刑。
所幸吾师知此意,殷勤为我谢山灵。
老去交游半浅深,高山流水独知音。
分携苦未经寒暑,转盼那知隔古今。
联事尚怀时把酒,同朝犹记共论心。
无因执绋西山路,空对东风泪满襟。
三朝褒旧德,一代仰名儒。
晚岁持荷橐,频年剖竹符。
共期调鼎鼐,岂谓老江湖。
身后知无憾,传家有凤雏。
千里欢谣处处同,使君遗爱信无穷。
不容昏垫为民患,解转凶荒作岁丰。
治行好书循吏传,清声无愧古人风。
九重想已知名久,看即黄麻出禁中。
连岁芙蕖照眼明,今年荷叶又青青。
老夫去此无他恋,只忆看花水上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