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西斋秋感二十首·其十八》
《西斋秋感二十首·其十八》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寒士足奇士,贵人多俗人。

俗人尚自可,盗贼乘风尘。

子美客长安,悲歌惊鬼神。

柄国者谁子,曲江近前嗔。

逆臣自此起,强藩由是振。

乃至饿隶辈,貂冕垂长绅。

狼狈老拾遗,拾橡逃陇岷。

我每读其诗,吞泪声酸辛。

(0)
注释
寒士:贫穷的士人。
奇士:非凡的人物。
贵人:权贵之人。
俗人:庸俗的人。
盗贼:作乱的人。
风尘:动荡不安的局面。
子美:杜甫的字。
长安:唐朝首都。
悲歌:悲伤的诗歌。
柄国者:掌握政权的人。
曲江:地名,在长安附近。
嗔:愤怒。
逆臣:叛逆的臣子。
强藩:强大的藩镇。
饿隶:饥饿的奴隶。
貂冕:贵族的冠冕。
长绅:长长的带子,象征地位。
狼狈:困苦不堪。
拾遗:杜甫的官职。
拾橡:捡拾橡实充饥。
逃陇岷:逃离陇蜀地区。
吞泪:含泪。
酸辛:辛酸。
翻译
贫寒之士中有许多奇特之人,权贵之中多是庸俗之人。
庸俗之人尚且可以忍受,但盗贼却趁乱而生。
杜甫客居长安,悲凉的歌声令鬼神都感到震惊。
掌控国家的是何人?曲江边他满心愤怒。
叛逆从此开始,强大的藩镇因此振兴。
甚至于饥饿的奴仆,也穿戴起华贵的貂皮冠冕。
困顿的老诗人杜甫,捡拾橡实逃离陇蜀之地。
每次阅读他的诗,我都含泪感到酸楚和辛酸。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动荡的社会景象,反映出诗人对时事的深刻感慨和不满。诗中通过对比“寒士”与“贵人”、“俗人”与“盗贼”的写法,展示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黑暗,其中“贵人多俗人”表达了一种对权贵浅薄品行的批评,而“盗贼乘风尘”则揭示了社会动荡不安、罪恶横行的情状。

诗人的情感在“子美客长安,悲歌惊鬼神”一句中达到高潮,这里“子美”可能是指诗人自己或同情者的代称,“客长安”表明其身处异乡,“悲歌惊鬼神”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深切哀伤和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随后的“柄国者谁子,曲江近前嗔”一句,可能是在质疑统治者的能力或正义性,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愤懑。而“逆臣自此起,强藩由是振”则指向了历史上的某些事件,或暗示着时弊和政治斗争。

最后,“乃至饿隶辈,貂冕垂长绅。狼狈老拾遗,拾橡逃陇岷”几句,以一种沉痛的笔触描写了战争或动乱中人民的苦难生活,以及士兵的凄惨遭遇。这部分内容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同情心,也体现了对战争和社会混乱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诗人个人的感受和观察,展现了一幅宋末元初时期社会动荡、人民苦难的历史画卷。每当读到这类诗句,不禁令人产生深沉的感慨和对过去历史的反思。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检覆鸡啼源还虎峰

到此崎岖力已疲,肩舁西去更乘危。

始知不及閒人好,避险从安任所之。

(0)

晓霁归邑

夜枕轻寒睡思衰,迟明方霁促归来。

车徒虽患泥行蹇,林麓还逢秀色回。

山雨定非天意足,溪云应为主人开。

野花零乱春禽闹,此兴何如鼓吹陪。

(0)

金华按覆回止普净

雨止山路滑,肩舆进亦难。

官拘当勉力,室处岂非安。

浅涧流还急,鸣禽意自宽。

来归虽薄暮,古寺且盘桓。

(0)

咏唐史.王圭

斥姬援祖沃君心,贞观箴规器独深。

私庙因循遭纠刻,可嗟疵玷在球琳。

(0)

咏唐史.李适之

矿金言率遇参商,罢相还歌乐圣章。

怖死宜春中奸贼,令人扼腕痛其亡。

(0)

简夫丈昔遗老杜别集而骧以外集当之久而亡去近承多本因以诗请

昔日交传集外诗,规模虽记旧编遗。

近闻几格多兼副,可赐閒中一解颐。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