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帝临汾水,周仙去洛滨。
郢中吟白雪,梁上绕飞尘。
响发行云驻,声随子夜新。
愿君听扣角,当自识贤臣。
汉帝临汾水,周仙去洛滨。
郢中吟白雪,梁上绕飞尘。
响发行云驻,声随子夜新。
愿君听扣角,当自识贤臣。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的作品,名为《歌》。全诗通过对历史上几个著名人物和事件的点滴描绘,表达了诗人希望君主能够识别和重用贤能之臣的心愿。
“汉帝临汾水”指的是西汉时期皇帝巡幸到汾水一带的情景。汾水是黄河支流,与洛河相邻,这里提及汉帝,是为了引出下文的周仙。"周仙去洛滨"中,周仙可能是对古代仙人的一种称呼,而“洛滨”则是指洛阳附近的地区。这两句通过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和美好景象,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郢中吟白雪”提及的是南朝宋时期的文学家庾信,他曾在郢州(今湖北荆州市)作《白雪诗》,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关怀。"梁上绕飞尘"则是形容诗人在高处吟诵,声音如同飞扬的尘埃,传递着他的情感和思想。
“响行云驻”、“声随子夜新”两句强调了诗人的歌唱声传播的广阔范围和深远影响。"响行"指的是声音在空中回荡,而"云驻"则是形容高远;"声随"表明声音跟随着时间流转,而"子夜新"则强调了每到夜半时分,诗人的歌声总是焕然一新的。
最后,“愿君听扣角,当自识贤臣”是诗人表达的愿望。这里的“扣角”可能指的是古代乐器之一,用来比喻皇帝聆听朝臣之言。而"当自识贤臣"则是希望君主通过倾听臣下的声音,能够识别出忠诚和有才能的良臣。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音乐和声音传播效果的形容,表达了诗人对于贤能之臣的渴望和期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高远志向和深厚文化素养。
松竹不著花,密叶徒如帚。
江梅不藏叶,寒花缀枯朽。
独有龙焙茶,花叶秀而耦。
冰霜著群木,冻死十八九。
惟此百草灵,名可缀三友。
春雷迸雀舌,夜雨滴龙口。
皆萌哺啜心,谁假栽培手。
惟有蔡端明,识之在蒿蔌。
移根入北苑,金碧焕星斗。
夸作龙凤团,封成献元后。
问花何以报,牙舌甘鼎臼。
他时子复生,为公涤繁垢。
西风寥落做重阳,人在东南水一方。
地僻阻它鸿雁信,天寒撩我菊萸觞。
江澄素练鱼翻赤,叶剪红绡蟹结黄。
不是倚阑迷望眼,欲凭归雁问苏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