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晚度废关》
《秋晚度废关》全文
唐 / 李行言   形式: 排律  押[齐]韵

秦郊平旧险,周德眷遗黎。

始闻清夜柝,俄见落封泥。

物色来无限,津途去不迷。

空亭谁问马,闲戍但鸣鸡。

山月寒弥净,河风晓更凄。

赠言杨伯起,非复是关西。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qiūwǎnfèiguān
táng / xíngyán

qínjiāopíngjiùxiǎnzhōujuàn
shǐwénqīngtuòéjiànluòfēng

láixiànjīn
kōngtíngshuíwènxiánshùdànmíng

shānyuèhánjìngfēngxiǎogèng
zèngyányángbǎifēishìguān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秋夜的寂静与苍凉之情。诗人通过对比现实与历史,表达了自己对于过往繁华与现在荒废的感慨。

"秦郊平旧险"一句,设定了边关的历史沧桑感,秦朝时期的雄伟与现在的平淡形成强烈对比。"周德眷遗黎"则延续了这种历史的沉重感,表明即便是曾经辉煌的周文王之德,也只能眷顾那些遗留下来的普通百姓。

"始闻清夜柝"一段,通过夜晚更夫的敲击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孤寂的氛围。紧接着"俄见落封泥"则是现实中边关废弃的情景,历史的尘埃覆盖着曾经的繁华。

以下几句"物色来无限,津途去不迷",描绘了旅人在秋夜中的行走情形,他们对于未知的向往与对归途的肯定,这种坚定与茫茫人烟相比,更显得孤独而凄清。

接下来的"空亭谁问马,闲戍但鸣鸡"则进一步描绘了边关的荒凉与静谧。没有人询问行人,只有寂寞的守卫和偶尔传来的鸡鸣声,增添了一份边塞的孤独感。

最后两句"山月寒弥净,河风晓更凄"则是对秋夜自然景象的描绘,冷清的月光和凛冽的晨风,使得整个场景更加深邃与悲凉。

整首诗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表达了诗人对于边塞生活的感慨,以及对过往繁华不可挽回的哀愁。

作者介绍

李行言
朝代:唐

李行言(生卒、籍贯不详)。唐宣宗在位期间(846—859),曾任泾阳县(治今泾阳县)令。有宣宗对李行言不畏豪强、敢作敢为的品质深为赞赏。回朝以后,担心忘记,就把泾阳县令李行言的名字写下贴在了大殿的柱子上。这年十月,海州(治今江苏省连云港市西南海州镇)刺史员缺,宣宗即破格提拔李行言为海州刺史。李行言入朝谢恩,宣宗问他知不知道这次升迁的原因,答说不知,宣宗便讲了他在行猎途中暗中考察他的故事,并把贴在殿柱上的帖子揭下来让他看,李行言这才明白此中的原委。
猜你喜欢

至南阳却寄吴兴诸僚

震州推不去,游食岁月久。

尺一从天来,换作秦头守。

迎新无竹马,记旧已刍狗。

迂愚敢护前,警发赖鞭后。

独坐百花堂,还忆百花酒。

(0)

戊戌次福胜院

锦溪足墟落,高陆推繁华。

岂惟邑屋富,政自山水佳。

幽清背人境,千柱梵王家。

巍巍二子亭,云表飞檐牙。

我生功名忤,岩壑为生涯。

山僧类祝田,施薄求者奢。

乞书鸣刹疏,无鹅惟泼茶。

一笑为涉笔,勿笑蟠秋蛇。

(0)

次韵季明

我生任飘荡,所向如虚舟。

谁能涉险难,入此正急流。

行止两无累,自遂逍遥游。

巉路岂不佳,夙意非所留。

迎亲四门馆,登道初麦秋。

政喜寝门近,敢言征路悠。

山阳雨连月,平陆不可求。

居将杂蛙黾,渚不辨马牛。

淮湖共瀰漫,以为行者忧。

今朝好风色,歌笑轻阳侯。

红鳞上圉圉,可以供殽羞。

便呼拍浮船,甘味苴两头。

坐待缺月挂,玉斧亦可修。

酩酊聊自彊,淹速非人谋。

数程次京国,犹待半蓐收。

相从共蒲酒,赖有嵇阮俦。

(0)

和延年岩桂

几树芬芳檀与沉,枝枝若占郤家林。

风摇已认飘残菊,日照浑疑缀散金。

仙窟移来成美景,东堂分去结清阴。

我今不愿蟾宫折,待到蟾宫向上吟。

(0)

颜乐亭用陈默堂韵

平时仰止在高山,要以亭名乐内颜。

颠倒一生浑是梦,寻思百计不如闲。

心斋肯与尘污染,陋巷宁容俗往还。

坚守箪瓢心不改,恐流乞祭向墦间。

(0)

示书生

知行蹊径固非艰,每在操存养性间。

此道悟来随寓见,一毫物欲敢相关。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