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和邓慎思谢刘明复画道林秋景二首·其一》
《次韵和邓慎思谢刘明复画道林秋景二首·其一》全文
宋 / 孔武仲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铃斋清话未更端,一埽禅林景趣完。

缥缈已装新殿塔,萦纡仍引外峰峦。

冷风有意生空阔,密雪无声下广寒。

平昔所游今在眼,凄凉疑是梦中看。

(0)
注释
铃斋:指书斋或静室。
清话:清闲的谈话。
禅林:佛教寺庙的林地。
景趣:景色和情趣。
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新殿塔:新建的佛塔。
萦纡:曲折蜿蜒。
峰峦:山峰。
冷风:寒冷的风。
空阔:开阔的空间。
广寒:神话中的广寒宫,代指寒冷之地。
平昔:过去。
所游:曾经游览的地方。
凄凉:悲凉、寂寞。
梦中看:像在梦中看到。
翻译
铃斋中的清谈尚未结束,禅林的景色已被一扫而空
新殿塔身披上缥缈的轻纱,连绵的山峰也被引向远方
冷风吹过,带来空旷的感觉,无声的密雪仿佛从广寒宫落下
往日游览的地方如今历历在目,凄凉的感觉如同在梦境中观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禅院的秋日风光,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静谧生活的向往和欣赏。首句“铃斋清话未更端,一埽禅林景趣完”表明在清晨的钟声中,禅院内外的风光已经显露无遗,给人以完整的美感体验。

次句“缥缈已装新殿塔,萦纡仍引外峰峦”则进一步描绘了寺院建筑与自然山峦之间的和谐相融,其中“缥缈”一词形容殿塔之美,而“萦纡”则表达了山峦之韵味,两者交织,显得既生动又富有层次感。

三、四句“冷风有意生空阔,密雪无声下广寒”写出了秋冬季节的气候变化,其中“冷风”与“密雪”分别描绘了秋末初冬时节的两个不同面貌,“空阔”和“广寒”则增添了一种辽阔和深远之感。

最后两句“平昔所游今在眼,凄凉疑是梦中看”表达了诗人对往日游历场景的怀念与现在情境的对比。这里的“凄凉”二字传递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孤寂,而“疑是梦中看”则增加了一层超脱现实的意境,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静谧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深邃情感和独到的艺术造诣。

作者介绍

孔武仲
朝代:宋   字:常父   籍贯:宋临江新淦   生辰:1041—1097

(1041—1097)宋临江新淦人,字常父。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猜你喜欢

杂诗

二月桃始华,鸣鸠拂其翰。

何以遣忧伤,青樽命游观。

客有燕赵人,临流发清弹。

一鼓霜霰零,再鼓凝冰散。

萧萧徵羽声,举坐皆窃叹。

归来酒力薄,安寐不至旦。

雄剑鸣鞘中,夜起视星汉。

(0)

罗浮山水图歌为陈岱清司李

六鳌不守蓬瀛东,海中夜走仙人宫。

如何君家素屏上,突兀乃见飞云峰。

我曾候日坐峰顶,花开万壑当深冬。

群鸡不动夜方半,水面火色烧天红。

此时天地顿消释,白日荡荡生胸中。

谁人具此大笔力,不写幽奇写标格。

卷将素练十二寻,收拾罗浮送归客。

罗浮山高人所钦,罗浮水清君子心。

罗浮之外君何有,归对罗浮尽日吟。

(0)

寄潘涵观

三年别日未云多,甲子于君忽再过。

白发到来皆若此,青山归计近如何。

久无薇蕨留孤竹,剩有松楸废蓼莪。

只隔岭梅南北路,一枝相寄且为歌。

(0)

呈冯太守

得依仁政已三年,曾奉高谈接绮筵。

五马清风珠海上,满轮明月桂花前。

今时地望谁能及,往日诗篇世共传。

家有傅岩三命在,即看霖雨到中天。

(0)

题纳凉图送吴石仓归西湖次其卷中元韵二首·其一

风柳高亭上,诸贤共一僧。

暑同河朔避,兴似剡溪乘。

乐事唯飞管,群书且架藤。

一时儒与佛,谁得判淄渑。

(0)

沂泽得杖名以珊瑚索赋

瑚瑚洲上叟,有杖号珊瑚。

谁此琼华赠,如分若木株。

坚贞人可比,夭矫画难摹。

老脚今能健,登山不用扶。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