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鸱鸮出凤池,同云如水际天垂。
谁知六出丰登瑞,不在黄扉燮理时。
昨夜鸱鸮出凤池,同云如水际天垂。
谁知六出丰登瑞,不在黄扉燮理时。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宋褧所作的《闰十二月二十七日喜雪四首》中的第二首。诗人以"昨夜鸱鸮出凤池"起笔,形象地描绘了雪夜的景象,将鸱鸮(一种猛禽)比喻为雪的降临,暗示着吉祥的到来。"同云如水际天垂"进一步描绘了雪花漫天飞舞,如同水汽弥漫在天边的壮丽画面。
接下来,诗人表达了对这场雪的喜悦和对丰收的期待:"谁知六出丰登瑞",这里的"六出"通常指雪花的六个角,象征着丰饶和祥瑞。诗人并未直接写他在朝廷任职期间看到这场雪,而是巧妙地指出,这场瑞雪带来的福祉并非仅限于他个人的官位,而是普天之下皆可期待的好兆头。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寓意深远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瑞雪的欣喜之情以及对于国家和人民福祉的深深关怀。
散秩留司殊有味,最宜病拙不才身。
行香拜表为公事,碧洛青嵩当主人。
已出闲游多到夜,却归慵卧又经旬。
钱唐五马留三匹,还拟骑游搅扰春。
双鹤分离一何苦,连阴雨夜不堪闻。
莫教迁客孀妻听,嗟叹悲啼䛏杀君。
红似燕支腻如粉,伤心好物不须臾。
山中风起无时节,明日重来得在无。
清境岂云远,炎氛忽如遗。
重门布绿阴,菡萏满广池。
石发散清浅,林光动涟漪。
缘崖摘紫房,扣槛集灵龟。
浥浥馀露气,馥馥幽襟披。
积喧忻物旷,耽玩觉景驰。
明晨复趋府,幽赏当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