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杏花天·其三》
《杏花天·其三》全文
宋 / 朱敦儒   形式: 词  词牌: 杏花天

残春庭院东风晓。细雨打、鸳鸯寒峭。

花尖望见秋千了。无路踏青斗草。

人别后、碧云信杳。对好景、愁多欢少。

等他燕子传音耗。红杏开也未到。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残春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未来的无奈期待。

“残春庭院东风晓”一句,以“残春”二字开篇,即刻画出时间背景,是春天即将结束之际。接着“细雨打、鸳鸯寒峭”描述了庭院中细雨绵绵,湿润而凉意,使得鸳鸯鸟儿显得格外寒冷,这里的“寒峭”一词不仅形容气候,也传达了一种凄清的氛围。

“花尖望见秋千了”这一句中,“花尖”指的是春天即将谢去的花朵,而“秋千”则是夏日庭院中的游乐设施,通过这对比,诗人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的感慨。紧接着“无路踏青斗草”则描绘了一片无从踏入的绿色草地,不仅形象地展示了春意将尽,更寓含着人生旅途中难以选择的宿命。

“人别后、碧云信杳”转而写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离别,碧云如信物般承载着思念,但这份思念又是如此地遥远和模糊。接下来的“对好景、愁多欢少”则直接表达了诗人面对美好的景致时,更多的是愁绪和不尽的忧伤,而非欢乐。

最后,“等他燕子传音耗”一句中,燕子作为春天的象征,此处却用来传递声音,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信息的渺茫。末尾“红杏开也未到”则是对未来的一种期待,虽然杏花还未开放,但这份期待本身也是诗人心中难以释怀的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致的细腻描写和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朱敦儒

朱敦儒
朝代:宋   字:希真   籍贯:洛阳   生辰:1081-1159

朱敦儒(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朱敦儒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朱敦儒著有《岩壑老人诗文》,已佚;今有词集《樵歌》,也称《太平樵歌》,《宋史》卷四四五有传。今录诗九首。
猜你喜欢

赠时中

白首相逢寥落中,失声一哭暮途穷。

霏霏江草愁边绿,寂寂宫花梦里红。

海徼归心悬夜月,柴扉病骨卧秋风。

人情任逐东流水,烂熳金樽莫放空。

(0)

漫兴

小斋清寂雨晴初,养拙生涯偶自如。

梦里屡寻芳草句,病来慵写绝交书。

鸟啼绿树轻烟暖,花落闲阶过客疏。

却羡陶潜幽趣好,长歌吾亦爱吾庐。

(0)

西湖竹枝词四首·其三

日暮天寒野水滨,孤山愁绝四无邻。

谁家处子如冰雪,行傍梅花不见人。

(0)

秋霁

积雨霁郊甸,凉风来早秋。

蒲柳变冶色,寒螀生暮愁。

明河凝素光,青山淡如浮。

游目睇行云,感此身世忧。

故乡不可见,怅望心悠悠。

(0)

旅兴·其二十六

疏庸厌人事,疲病畏交游。

得闲愿巳惬,敢有分外求。

开门对钟山,山翠盈我眸。

日中市声远,草绿空庭幽。

登临观万象,玄理足可搜。

谁能走逐逐,自使生悔尤。

(0)

海上书怀

十年不见鹳鹅军,千里犹残犬彘群。

涕泪每从天际老,檄书谁道日边闻。

荆蛮战克心犹忍,淮寇平来地已分。

莫怪腐儒东海上,时时哀怨动秋云。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杭世骏 杨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