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思常悬悬,君行复绵绵。
征途向何处,碧海与青天。
岁久自有念,谁令长在边。
少年若不归,兰室如黄泉。
妾思常悬悬,君行复绵绵。
征途向何处,碧海与青天。
岁久自有念,谁令长在边。
少年若不归,兰室如黄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思远人》,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深沉的相思之情和对遥远之人的渴望。开篇“妾思常悬悬,君行复绵绵”两句,通过重复使用“悬悬”、“绵绵”这样的词汇,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所思之人的深切思念,这种情感如同缠绵的丝线,无始无终。
接着,“征途向何处,碧海与青天”两句,则描绘了一位行者在遥远征途上的孤独身影。碧海和青天似乎成为了这段旅程的背景,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寂寞与渺茫。
“岁久自有念,谁令长在边”两句,则透露出一种无奈和对命运的质疑。随着时光的流逝,人们自然会产生思念,但却又不得不接受现实中的种种限制和束缚。
最后,“少年若不归,兰室如黄泉”两句,更是表达了一种深切的忧虑。如果年轻时就不能返回故乡,那么即便是在温馨如兰的居所,也只能感受到像黄泉般的隔绝和孤独。这里的“黄泉”在古代常指地狱,是死亡和永别的象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深邃而复杂的情感世界。
慕韩荆州之风,收名定价,千里投夏口,千官上石头,开诚布公,瑕瑜不掩,身世感遭逢,受知倍戚受恩者;
继曾文正而谥,拜印封侯,一威著藩篱,一德弥宇宙,安内攘外,笙罄同音,仔肩需寄代,慎终难为慎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