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内中考进士》
《内中考进士》全文
宋 / 毕仲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北风吹雪舞长廊,束带三千笔阵忙。

地色不通金琐涩,天香未散玉炉光。

龙墀暴涨词源涌,鹤驾迷空羽卫翔。

三月汉庭重射策,几人弹帻待王阳。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北宋时期宫廷内考选进士的场景,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考试的紧张与庄重氛围。

首联“北风吹雪舞长廊,束带三千笔阵忙”,开篇即以北风、飞雪、长廊、束带、笔阵等元素营造出肃穆而紧张的考场环境,三千考生如同笔阵一般,各展才华,奋笔疾书,形象地展示了科举考试的激烈竞争。

颔联“地色不通金琐涩,天香未散玉炉光”,进一步渲染了考场的庄严气氛。地面上的金属锁链因岁月久远而显得沉闷,天上的香气还未完全消散,玉炉中燃烧的香料散发出淡淡的光芒,这些细节描写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立体感,也暗示了考试的神圣与重要性。

颈联“龙墀暴涨词源涌,鹤驾迷空羽卫翔”,将考生的才思比作龙墀中的水,随着考试的进行,才思如潮水般涌现,又以鹤驾和羽卫象征考生的才华与尊严,形象地表现了考生们在考试中展现出的非凡才情和自信。

尾联“三月汉庭重射策,几人弹帻待王阳”则以历史典故为依托,表达了对古代科举制度的敬仰之情。三月汉庭指的是汉代的科举考试,重射策意味着再次举行选拔,而“几人弹帻待王阳”则是借用了汉代名士王阳的故事,意指在众多考生中,能有幸得到王阳这样的名士赏识的人寥寥无几,以此来强调科举考试的严苛与竞争的激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不仅描绘了北宋科举考试的盛况,还蕴含了对古代教育制度的赞美与对人才选拔的深思。

作者介绍

毕仲游
朝代:宋

毕仲游,郑州管城(今河南郑州)人。宋宰相毕士安曾孙。初以父荫补宗正寺太庙斋郎,熙宁三年与兄毕仲衍同举进士。后又任集贤校理,权太常博士等。其历仕神宗、哲宗、徽宗三朝,为官机敏干练、清廉独慎,颇有吏才。但因受党争牵连,仕途不坦,坎坷一生。与司马光、苏轼等多有交游,工于诗文,其文章精丽、雄伟博辩,议论时政切中时弊。著有《西台集》五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二十卷。
猜你喜欢

醉去来辞五首·其五

可爱风流赵素台,与香风引到蓬莱。

诚知宦海风波恶,离了风波醉去来。

(0)

复次过玉泉诗韵四首·其三

客梦时时绕玉泉,碧山无数锁苍烟。

君恩未报归难得,且向龙沙待数年。

(0)

次赵虎岩诗韵·其二

寄语幽都君子儒,年来活计道人居。

而今扰扰封侯辈,大剑长枪不读书。

(0)

大猎诗二首·其一

营表交驰突骑过,射声云布已星罗。

诏官点检貔貅数,奏比年来百万多。

(0)

怀舜钦

过雁三四声,相思千万里。

策杖倚西风,行云渡秋水。

(0)

倦夜

展转延清漏,开帘纳月光。

西风恋残叶,终夕伴啼螀。

静柝沈蛮徼,疏钟撼客床。

六龙应振辔,飞日上扶桑。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