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江汉间有数疆臣,自湘乡益阳以还,功可补天,当代几人支半壁;
值新旧学交争时会,就道德文章而论,势将坠地,赖公一柱砥中流。
问江汉间有数疆臣,自湘乡益阳以还,功可补天,当代几人支半壁;
值新旧学交争时会,就道德文章而论,势将坠地,赖公一柱砥中流。
此挽联高度赞扬了张之洞在国家危难之际的卓越贡献与深远影响。上联“问江汉间有数疆臣”开篇即以江汉流域为背景,点明张之洞作为一位关键的疆域大臣,其功绩堪比能补天的神话人物,暗示其对国家的贡献非同小可,且在当代能够支撑起半壁江山者寥寥无几,以此突出张之洞的地位与影响力。
下联“值新旧学交争时会”则描绘出当时社会变革的复杂背景,新旧学说的碰撞与交融,使得知识界面临重大抉择。在此背景下,“道德文章而论”,张之洞以其深厚的学识与高尚的人格,不仅避免了知识体系的崩塌,更是在关键时刻起到了稳定中流的作用,犹如一柱砥石,稳固了整个社会的思想基础。
整联通过形象的比喻和对比手法,既赞美了张之洞在国家危难时刻的英勇担当,又肯定了他在学术领域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表达了对其卓越贡献的深切缅怀与敬仰。
徂夏气未澄,涤暑期久误。
西爽歘浮云,落晖难再驻。
轻霄泊霏微,星影见回互。
疏雨润晨光,馀霭亘日暮。
冷吹不更惜,昭融逝何遽。
惊兹四序改,迁此百年遇。
天物无宿留,吾生阅已屡。
藏舟壑谁在,流丸迹匪故。
大力非我知,瓯臾亦何措。
但此欣萧清,迟回惬幽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