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堂东一室存,竹为窗壁席为门。
心如白月光长照,气结丹砂体自温。
饭软莫嫌红米贱,酒香故取泼醅浑。
他年一笑同谁说,伴我三年江上村。
向日堂东一室存,竹为窗壁席为门。
心如白月光长照,气结丹砂体自温。
饭软莫嫌红米贱,酒香故取泼醅浑。
他年一笑同谁说,伴我三年江上村。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作品《和王适新葺小室》。诗人以简朴的生活场景开篇,描述了一间位于堂东的小室,其特色是竹制的窗户和席子做的门,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氛围。"心如白月光长照"一句,运用比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明亮与纯净,即使生活简朴,心境依然如皎洁的月光一般持久照耀。
接下来的"气结丹砂体自温",可能暗指修炼内丹或养生之道,表明诗人对身心健康的追求。他对日常饮食的态度也流露出淡泊之志,认为即使是普通的红米,煮得软烂也自有其美味,而酒虽是泼醅(未过滤的浊酒),但其香气醇厚更能体现生活的质朴与满足。
最后两句"他年一笑同谁说,伴我三年江上村",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岁月的期待,虽然现在的生活可能不被他人理解,但他愿意独自享受这份宁静,与小室相伴度过江边的时光,期待着未来能与知己共享这些平淡中的乐趣。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简朴而宁静的生活态度,以及对内心世界的坚守和对未来的乐观期待。
刻意吟云山,尤知隐沦妙。
远公何为者,再诣临海峤。
而我高其风,披图得遗照。
援毫无逃境,遂展千里眺。
淡扫荆门烟,明标赤城烧。
青葱林间岭,隐见淮海徼。
但指香炉顶,无闻白猿啸。
沙门既云灭,独往岂殊调。
感对怀拂衣,胡宁事渔钓。
安期始遗舄,千古谢荣耀。
投迹庶可齐,沧浪有孤棹。
主人昔专城,城南起高亭。
贵与宾客游,工者夜不宁。
酒食宴圃人,栽接望早成。
经年使家僮,远道求异英。
郡中暂闲暇,绕树引诸生。
开泉浴山禽,为爱山中声。
世间事难保,一日各徂征。
死生不相及,花落实方荣。
我来至此中,守吏非本名。
重君昔为主,相与下马行。
旧岛日日摧,池水不复清。
岂无后人赏,所贵手自营。
浇酒向所思,风起如有灵。
此去不重来,重来伤我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