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观江淮名胜图》
《观江淮名胜图》全文
唐 / 王昌龄   形式: 古风

刻意吟云山,尤知隐沦妙。

远公何为者,再诣临海峤。

而我高其风,披图得遗照。

援毫无逃境,遂展千里眺。

淡扫荆门烟,明标赤城烧。

青葱林间岭,隐见淮海徼。

但指香炉顶,无闻白猿啸。

沙门既云灭,独往岂殊调。

感对怀拂衣,胡宁事渔钓。

安期始遗舄,千古谢荣耀。

投迹庶可齐,沧浪有孤棹。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uānjiānghuáimíngshèng
táng / wángchānglíng

yínyúnshānyóuzhīyǐnlúnmiào

yuǎngōngwèizhězàilínhǎiqiáo

érgāofēngzhào

yuánháotáojìngsuìzhǎnqiāntiào

dànsǎojīngményānmíngbiāochìchéngshāo

qīngcōnglínjiānlǐngyǐnjiànhuáihǎijiǎo

dànzhǐxiāngdǐngwénbáiyuánxiào

shāményúnmièwǎngshūtiáo

gǎnduì怀huáiníngshìdiào

ānshǐqiānxièróng耀yào

tóushùcānglàngyǒuzhào

注释
刻意:故意,特意。
吟:吟诵,颂唱。
云山:云雾缭绕的山。
尤知:更显。
隐沦:隐居生活。
远公:指古代隐士或高僧,这里泛指高洁之士。
何为者:做什么的人,指的是什么样的人物。
再诣:再次造访。
临海峤:靠近海边的高山。
高其风:仰慕他的高风亮节。
披图:展开画卷。
遗照:遗留的画像或描述。
援毫:提笔,开始写作或绘画。
无逃境:没有达不到的意境。
千里眺:远望千里之外。
淡扫:轻描淡写地描绘。
荆门:地名,这里代指山川。
赤城烧:赤城山的霞光,形容山色如火。
青葱: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林间岭:山岭间的森林。
隐见:时隐时现。
淮海徼:大海的边缘地带。
香炉顶:香炉峰的顶端。
无闻:听不到。
沙门:和尚,僧人。
云灭:消失,比喻去世或隐去。
独往:独自前往,特立独行。
感对:面对此情此景感慨。
怀拂衣:怀念归隐的想法。
胡宁:为何,怎么。
安期:安期生,古代传说中的仙人。
始遗舄:留下鞋子而去,象征超脱世俗。
千古:自古以来。
谢荣耀:舍弃荣华富贵。
投迹:投身,追随。
庶可齐:或许可以比肩。
沧浪:水波浩渺的样子,常指隐逸之地。
孤棹:孤单的小船,比喻孤独的行者。
翻译
故意吟诵云雾缭绕的山景,更显隐居生活的美妙。
远公为何人?他再次造访临海的山岭。
我仰慕他的高洁之风,通过图画得以窥见他的遗容。
提笔挥洒,无处不达的意境,展开千里之遥的视野。
轻轻描绘荆门的烟雾,明确标示赤城的霞光。
青葱的山岭间树林茂密,隐约可见大海的边际。
只指向香炉峰的顶端,却听不到白猿的啼叫。
和尚已云游消失,独自前往有何不同寻常。
感慨相对时想起拂衣归隐,为何还要从事渔猎呢?
安期生遗留下的鞋子,千古以来舍弃了荣华。
投身此境希望能与他比肩,沧浪之水上有我孤独的小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观赏江淮间名山大川的壮丽景色,抒发了对自然美景和历史遗迹的情感体验。诗中充满了对高远志向、超脱世俗的追求,同时又蕴含了对过往荣耀的反思。

首句“刻意吟云山”表明诗人有意无意间吟咏着云雾缭绕的山峦,彰显其对高洁境界的向往。接着,“尤知隐沦妙”则透露出诗人对于深藏不露的美好事物的独特理解和欣赏。

“远公何为者,再诣临海峤”中,诗人提及古代贤人隐逸于山林之举,似乎在问自己或他人,为何还要再次踏足那些海边的险峻之地。这里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而我高其风,披图得遗照”则表明诗人的心境比古贤更为高远,不仅仅是欣赏自然,更有从历史中汲取智慧的意味。

“援毫无逃境,遂展千里眺”写出了诗人在观赏山水间,笔墨随心所至,无所不能达到的境界,眼前景色如同画卷一般展开。

“淡扫荆门烟,明标赤城烧”中,“荆门烟”可能是指某种迷雾或尘世的纷扰,而“赤城烧”则像是对历史变迁的一种象征性表达,诗人似乎在暗示超越凡尘,寻求真理。

“青葱林间岭,隐见淮海徼”描绘了山峦之间的郁郁葱葱,以及江海交汇处的壮观景象。这里的“隐见”也许意味着诗人对这自然美景有着更深层次的感悟。

“但指香炉顶, 无闻白猿啸”中,“香炉顶”可能是修禅者的生活场所,而“白猿啸”则像是某种超凡脱俗的声音。诗人在此表达了对佛教或道家思想的向往,以及对世间喧嚣的超然。

“沙门既云灭,独往岂殊调”中,“沙门”指的是僧侣,而“云灭”则可能象征着某种精神追求的消逝。诗人在此表达了对于那些已逝世者或精神导师的怀念,以及对自己独特道路选择的坚持。

“感对怀拂衣,胡宁事渔钓”中,“怀拂衣”有抚摸着古人的衣衫之意,而“胡宁事渔钓”则像是问询那些隐逸者或是诗人自己,对于世间纷争是否能够平静如渔人一般。

最后,“安期始遗舄,千古谢荣耀”表达了对历史英雄、贤者的追思,以及对于过往功业与荣耀的感慨。而“投迹庶可齐,沧浪有孤棹”则像是诗人对于自己将要融入自然界,留下精神遗踪的期待。

作者介绍
王昌龄

王昌龄
朝代:唐   字:少伯   籍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   生辰:698— 756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被刺史闾丘晓所杀。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
猜你喜欢

瑶台月

黄粱梦断。

把眼底浮华,须当猛省,凡笼跳出,物外有何萦绊。

镇相随、霞友云朋,任到处、风邻月伴。

逍遥客,无拘管。游绿水,玩青山,疏散。

这些儿快乐,千金不换。任人争名夺利权。

且俺咱,觅个左转。处箪、瓢活计,占断人间慵懒。

乐终朝、一枕高眠,放四大、长舒短展。

红尘内,君试看。算谁似我清闲。堪羡。

向闲中,别有拿云手段。

(0)

梅花

细把南枝看,百花无此奇。

夜深钟月魄,□□□□□。

古树龙其似,寒香蝶不知。

幽兰开亦早,二妙喜同时。

(0)

中秋月

待月中秋上古城,迥然光掩别宵明。

野人望久翻惆怅,无奈浮云灭又生。

(0)

王台驿见晚李花有感

玉京仙子爱春芳,弄遍琼枝嗅尽香。

祗有此花知旧意,又随风色过东墙。

(0)

鹧鸪天·其二

爱日烘晴旬日间。谩邀朋辈为跻攀。

无穷望眼无穷恨,不尽长江不尽山。

星点点,月团团。倒流河汉入杯盘。

饱吟风月三千首,寄与吴姬忍泪看。

(0)

讽阻临安赵府尹伐净慈寺门松·其二

白石磷磷积翠岚,翠岚深处结茅庵。

煮茶迎客月当户,采药出门云满篮。

琴挂葛弦鸣素志,窗开风拂罢清谈。

今朝偶识东坡老,四大皆空不用参。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