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踪泛梗一身轻,落落难胜客路情。
秋梦飘摇成雁影,天涯愁寂但猿声。
孤城落日行人远,古道西风倦马鸣。
云里帝乡方入望,肯将仗策负平生。
浮踪泛梗一身轻,落落难胜客路情。
秋梦飘摇成雁影,天涯愁寂但猿声。
孤城落日行人远,古道西风倦马鸣。
云里帝乡方入望,肯将仗策负平生。
这首清代诗人黄应兰的《旅思》描绘了诗人独自旅行时的孤寂心境。首句“浮踪泛梗一身轻”,以漂泊不定的行踪和轻盈之感,传达出诗人随性自在又略带孤独的旅途体验。次句“落落难胜客路情”则进一步表达了旅途中难以排遣的孤寂与思乡之情。
“秋梦飘摇成雁影”,通过秋夜梦境中的大雁,寓言自己如同离群的大雁,漂泊无定,流露出深深的思归之情。接下来的“天涯愁寂但猿声”,借猿猴哀鸣之声,渲染出旅途中的凄凉与寂寞。
“孤城落日行人远,古道西风倦马鸣”两句,通过描绘夕阳下的孤城、远方渐行渐远的人影、古道上疲惫的马匹,展现了旅途的艰辛和孤独。最后一句“云里帝乡方入望,肯将仗策负平生”,诗人遥望远方的故乡,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以及不愿虚度此生的决心,以积极的态度收束全诗。
整体来看,《旅思》以细腻的笔触,通过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出诗人旅途中的孤独、思乡和对未来的期待,具有浓厚的诗意和感染力。
吹尽浮云天宇清,城头叠鼓报三更。
平生无此一杯酒,玉笥峰头看月生。
曾孙新长奉椒觞,儿女冠笄各缀行。
身作太翁垂九十,醉来堪喜亦堪伤。
季春已一日,寒气犹袭人。
斋中偷小暇,陌上追馀春。
金华古精庐,几劫化微尘。
入门何所见,修竹出墙邻。
迤北过崇明,殿阁何嶙峋。
山房闭不启,俗客来辄嗔。
徐归偃藤床,息我定力匀。
残书了一卷,古意含酸辛。
山芽聊止渴,起瀹石泉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