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筋留痕,冰壶蘸影,冷光微映帘押。
幽丛浅绿,比蕉心差狭。
看露下、素萼开才,讶云外、瑶姬来霎。
搔头小、吹堕碧栏,幻成香荚。麝熏围匼匝。
正拜月妆成,叶底争掐。个人纤媚,傍兰云低插。
爱一缕、香逗秋衾,正半夜、梦回凉榻。
清韵足,沈水罢添睡鸭。
玉筋留痕,冰壶蘸影,冷光微映帘押。
幽丛浅绿,比蕉心差狭。
看露下、素萼开才,讶云外、瑶姬来霎。
搔头小、吹堕碧栏,幻成香荚。麝熏围匼匝。
正拜月妆成,叶底争掐。个人纤媚,傍兰云低插。
爱一缕、香逗秋衾,正半夜、梦回凉榻。
清韵足,沈水罢添睡鸭。
这首《步月·玉簪》由清代诗人杨芳灿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玉簪花在月光下的美丽景象。
首先,“玉筋留痕,冰壶蘸影”,以“玉筋”比喻玉簪花的茎干,形象地描绘出其质地的晶莹剔透;“冰壶蘸影”则生动地展现了月光下玉簪花的倒影,如同冰壶中映照出的清影,营造了一种静谧而清冷的氛围。
接着,“冷光微映帘押”,进一步渲染了月光与玉簪花相互映衬的场景,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随后,“幽丛浅绿,比蕉心差狭”,通过对比手法,将玉簪花的绿色与芭蕉的心进行比较,突出了玉簪花的独特与雅致。
“看露下、素萼开才,讶云外、瑶姬来霎”,这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玉簪花的开放比作瑶姬(传说中的仙女)从云外降临,既增添了神秘感,又赋予了玉簪花以生命和灵性。
“搔头小、吹堕碧栏,幻成香荚”,通过“搔头”这一动作,形象地描绘了玉簪花随风摇曳的情景,同时“幻成香荚”则暗示了玉簪花的香气,使读者仿佛能闻到那淡淡的花香。
“麝熏围匝,正拜月妆成,叶底争掐”,这里通过“麝熏”、“拜月”等词语,进一步强化了玉簪花在月光下的美丽与神秘,同时“叶底争掐”则描绘了人们争相采摘玉簪花的情景,体现了人们对这种美丽植物的喜爱。
最后,“爱一缕、香逗秋衾,正半夜、梦回凉榻”,表达了对玉簪花香气的喜爱,以及它带给人们夜晚宁静与凉爽的感受,同时也暗示了玉簪花与人的生活紧密相连,给人以心灵上的慰藉。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成功地描绘了玉簪花在月光下的美丽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