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牖户,是罗浮西麓。地道潜通到句曲。
羽人家石上,掩映楼台,花木里、往来浮丘伯叔。
稚川曾此住,丹井珊瑚,流出泉声似哀玉。
社事待重开,士女西园,金钱掷、大家丝竹。
笑白发、毵毵上头来,却不少诗仙,暮年轻福。
朱明牖户,是罗浮西麓。地道潜通到句曲。
羽人家石上,掩映楼台,花木里、往来浮丘伯叔。
稚川曾此住,丹井珊瑚,流出泉声似哀玉。
社事待重开,士女西园,金钱掷、大家丝竹。
笑白发、毵毵上头来,却不少诗仙,暮年轻福。
这首《洞仙歌》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著名诗人屈大均所作,描绘了罗浮山下浮丘石上的幽静景象与人文氛围。词中以朱明为引子,点出地点在罗浮山的西麓,地道隐秘地连接着句曲,暗示着神秘的道教文化背景。
“羽人家石上,掩映楼台,花木里、往来浮丘伯叔。”这一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仙气飘渺的画面:仙人们在岩石之上居住,他们的居所与周围的楼台相互映衬,花木丛中不时可见仙人往来,仿佛是浮丘伯叔在进行着日常的交流与活动。
“稚川曾此住,丹井珊瑚,流出泉声似哀玉。”这里提到的“稚川”指的是葛洪,他曾在罗浮山修炼并留下了许多传说。丹井中的珊瑚与清澈的泉水声,如同哀怨的玉音,营造出一种既神秘又略带哀愁的氛围。
“社事待重开,士女西园,金钱掷、大家丝竹。”这几句描绘了民间节日的热闹场景,士人妇女聚集在西园中,欢庆节日,掷金钱以助兴,音乐与歌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欢乐与祥和的气息。
“笑白发、毵毵上头来,却不少诗仙,暮年轻福。”最后,词人以幽默的口吻表达了对年老仍能享受生活的乐观态度,同时也暗含着对诗仙般的智慧与才华的向往,即使在晚年也能找到生活的乐趣与满足。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生动的语言,展现了罗浮山下独特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以及对生活美好与精神追求的深刻感悟。
如如方解说,此说若为通。
戳瞎摩醯眼,掀翻宇宙空。
枯柴聊作用,活火展家风。
去去休言别,智音一笑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