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雨洒寒毡。西堂欹枕孤眠。休文剩骨对高天。
萧条不比年前。青铜照泪如流霰。恼他避人秋燕。
潘鬓不堪重见。加餐何用相劝。
疏雨洒寒毡。西堂欹枕孤眠。休文剩骨对高天。
萧条不比年前。青铜照泪如流霰。恼他避人秋燕。
潘鬓不堪重见。加餐何用相劝。
这首《河渎神》由清代诗人陆求可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凄凉孤独的画面。
“疏雨洒寒毡”,开篇即以“疏雨”与“寒毡”营造出一种冷寂的氛围,雨点轻轻洒落,仿佛是夜深人静时的一丝微凉,与寒毡的触感相互映衬,给人以深深的寒意。
“西堂欹枕孤眠”,进一步描绘了主人公独自一人在西堂中倚着枕头,沉入梦乡的情景。这里的“孤眠”二字,不仅指身体上的孤独,更暗示了心灵深处的寂寞与无助。
“休文剩骨对高天”,引用了沈约(字休文)的典故,以“剩骨”形容其身体之瘦弱,同时也暗喻了生命的脆弱与短暂。面对“高天”,似乎在寻求某种超脱或慰藉,但这种努力显得无力且徒劳。
“萧条不比年前”,对比前年的景象,现在的环境更加萧条,表达了时间流逝带来的变化与失落感。
“青铜照泪如流霰”,“青铜”指的是镜子,此处以镜中的泪光比喻主人公内心的痛苦与悲伤,如同飞雪般迅速而密集地落下,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情感的激荡。
“恼他避人秋燕”,秋日里,燕子似乎也感受到了主人的孤独与哀愁,选择避开,这一细节增加了画面的凄凉感。
“潘鬓不堪重见”,潘岳(字安仁)早年白发,这里借以表达主人公岁月无情,容颜易老的感慨,加重了内心的悲凉。
“加餐何用相劝”,在这样的境遇下,即使有人劝说多加餐食,也无法缓解内心的空虚与痛苦,体现了主人公精神层面的极度匮乏。
整首词通过一系列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构建了一个充满孤独、哀愁与无奈的世界,展现了诗人深刻的情感体验和对生命、时间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