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既渡河车中即事以新旧见闻作古今愿怀诗八首·其三》
《既渡河车中即事以新旧见闻作古今愿怀诗八首·其三》全文
明 / 郭之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丈夫投笔计封侯,孺子逢桥已遇留。

飞食莫凭封万相,坐帷须拟决千筹。

清宵几对风云色,何日能忘天地忧。

未扫匈胡终负国,忍看辽土竟沦酋。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的《既渡河车中即事以新旧见闻作古今愿怀诗八首》中的第三首。诗中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强烈的家国情怀。

首联“丈夫投笔计封侯,孺子逢桥已遇留”,开篇便以“投笔”和“逢桥”两个典故,表达了对英雄豪杰与平凡百姓在历史洪流中的不同命运的感慨。投笔从戎,立志封侯,是对英雄的赞美;而孺子过桥,却遭遇留难,则暗含了对命运无常的无奈。

颔联“飞食莫凭封万相,坐帷须拟决千筹”,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飞食,可能是指迅速获取功名或财富,但“莫凭封万相”,暗示了这种追求可能带来的虚幻和不可靠。相反,“坐帷须拟决千筹”,则强调了深谋远虑、稳扎稳打的重要性,体现了作者对于实现目标应采取策略和智慧的态度。

颈联“清宵几对风云色,何日能忘天地忧”,将个人的情感与更广阔的天地联系起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清静的夜晚,面对风云变幻的天空,诗人思考着如何才能摆脱对国家忧患的忧虑,体现了他作为士人的责任感和对国家未来的深深关切。

尾联“未扫匈胡终负国,忍看辽土竟沦酋”,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未能彻底清除外敌(“匈胡”)、导致国土沦丧的遗憾和痛心。这不仅是对历史事件的反思,也是对个人未能尽到保家卫国责任的自责,展现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历史使命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象征和直接抒情的手法,深刻地探讨了个人与国家、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在历史长河中个体命运的渺小与伟大。

作者介绍
郭之奇

郭之奇
朝代:明   字:仲常   号:菽子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生辰:1607年-1662年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猜你喜欢

题画送陈孟敷

君家门掩绿阴低,古木丛篁水郭西。

我向京华望吴苑,桃花只隔武陵溪。

(0)

题画杂咏·其三

潮痕带晚沙,云影连春树。

隔浦漾舟来,应寻酒家去。

(0)

题画杂咏·其二

花开山色中,鸟哢泉声里。

相对澹忘机,辟书徵不起。

(0)

题竹·其一

志士励贞操,君子抱安节。

请看艳昜花,何如后凋叶。

(0)

东郭襟咏十首·其二草堂

草堂近东郭,绿水遰萦回。

荆门多不掩,时有清风来。

(0)

送曾先生

吴江枫落水增波,忽报山人放棹过。

相见政将欢意接,送归无奈别愁何。

风生晚泽蒹葭响,雨歇空山烟雾多。

此去几时重聚首,岁寒有约在松萝。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