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中水为乡,人与凫鹥□。
□□□□年,黄梅少时雨。
农不田畴占洲渚,乡风用锄不用犁,筑塍踏车儿女妻。
农家辛苦亦复乐,高低两□□□角。
自爱茅檐暖,莫厌社酒薄,□□赛神卜东作。
饭牛何必歌,□□尚可著。
十年种树树满村,明年养蚕蚕百箔。
吴中水为乡,人与凫鹥□。
□□□□年,黄梅少时雨。
农不田畴占洲渚,乡风用锄不用犁,筑塍踏车儿女妻。
农家辛苦亦复乐,高低两□□□角。
自爱茅檐暖,莫厌社酒薄,□□赛神卜东作。
饭牛何必歌,□□尚可著。
十年种树树满村,明年养蚕蚕百箔。
这首诗描绘了宋末元初时期江南水乡的农村生活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水乡人民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
首先,诗中提到“吴中水为乡”,点明了地点在江南水乡,这里的居民以水为伴,与凫鹥(野鸭)共享这片水域。接着,“人与凫鹥□”中的“□”字被省略,可能是指人们与凫鹥和谐相处,共同生活在这一片水域之中。
“□□□□年,黄梅少时雨”描述的是特定年份的天气状况,黄梅季节雨水较少,这对于农业生产来说是难得的好年景。
“农不田畴占洲渚,乡风用锄不用犁”表明了水乡农民的耕作方式与众不同,他们利用洲渚(水中的陆地)进行耕种,使用锄头而非犁来翻土,这反映了水乡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农业技术。
“筑塍踏车儿女妻”描绘了水乡农田的建设场景,农民们筑起田埂,使用脚踏车(可能指一种简易的灌溉工具)进行灌溉,男女老少齐心协力,共同参与农事活动。
“农家辛苦亦复乐,高低两□□□角”表达了农民虽然劳作艰辛,但依然能从中找到乐趣,可能指的是他们对劳动成果的满足感,以及邻里之间的互助精神。
“自爱茅檐暖,莫厌社酒薄”体现了水乡农民对简朴生活的喜爱,即使社酒(一种民间自制的酒)味道不浓烈,也愿意共享,体现了淳朴的人情味。
“□□赛神卜东作”可能是指农民们在春耕前会举行祭祀仪式,通过赛神、卜卦等方式祈求丰收,体现了他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对未来的期盼。
最后,“饭牛何必歌,□□尚可著”可能是在说,农民们在劳作之余,不必刻意歌唱,生活本身就充满了诗意,他们可以将这份简单而真实的生活记录下来。
“十年种树树满村,明年养蚕蚕百箔”总结了水乡农民的辛勤付出和期待,十年时间种植树木,使得整个村庄绿树成荫;第二年养蚕,养蚕的规模之大,可见他们的勤劳与智慧。
整体而言,这首《水村歌》生动地展现了宋末元初江南水乡农民的生活状态,从耕作方式到节日习俗,再到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都体现了浓厚的地方特色和人文关怀。
船阁寒沙待晚潮,行人舟子各相招。
银山一朵三千丈,隔海飞来对面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