拭目云飞在阙,惊心鸟语归林。
谁云西向真乐,还忆东山卧深。
拭目云飞在阙,惊心鸟语归林。
谁云西向真乐,还忆东山卧深。
此诗描绘了诗人于车内所见所感,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云飞鸟语的自然景象,同时融入了对人生方向与内心深处情感的深刻思考。
首句“拭目云飞在阙”,诗人以“拭目”二字,生动地表现了他凝视天空,注视着云朵在高高的城阙之上自由飞翔的情景。这不仅是一幅视觉上的画面,更蕴含了诗人对自由与广阔天地的向往之情。
次句“惊心鸟语归林”,则转而聚焦于鸟儿的鸣叫与归巢行为。鸟语不仅是自然界的音符,也触动了诗人的心弦,引发了他的思绪。这里的“惊心”并非恐惧之意,而是指心灵被触动,感受到了某种深沉的情感或哲理。
接下来,“谁云西向真乐,还忆东山卧深。”这两句诗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提出了一个疑问:“谁说向西行进才是真正的快乐?”这不仅仅是对物理方向的质疑,更是对人生道路选择的反思。随后,诗人通过“还忆东山卧深”这一句,表达了对过去、对内心深处宁静生活的怀念和向往。这里“东山”可能象征着内心的避风港,或是对简单、宁静生活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巧妙地融入了对人生、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道路选择的独到见解。
宿命须同一洞天,相逢孰处故依然。
不知堕落青衫底,何日尘泥是了缘。
自从书云入嘉平,一月间无三日晴。
大雪二十五六日,漫天塞地冰峥嵘。
吴江渡桥意颇快,吕城争堰心还惊。
丹阳古县暮落牵,冻人欲死无人行。
夜投孤店风更紧,燃草不烟灯灭影。
北人下马惊相问,自古江南无此冷。
求薪不可炭更难,仆御告馁衾裯单。
我生南土六十二,自古江南无此寒。
卧不脱衣袍带断,湿靴破袜泥裤绽。
焉得闺人呵手缝,可向谁家借针线。
船路不通驿路泥,田家闭户如鸡栖。
推车荷担唤不去,宁煨藁秸烹糠粞。
可以我而返不如,乾坤浩荡岁云暮。
岂无拥炉画灰处,焉用遑遑问征路。
渴龙入夜吼百川,无数鲛珠迸地圆。
星斗撼天半欲落,五花琪树皆生烟。
烟灯岂不胜花朵,踏歌何人增坎坷。
风尘淮北驰羽书,金鼓江城赛灯火。
君不见狄青宣抚荆湖间,上元张乐晏清班。
忽然称疾灯未灭,五更已夺昆崙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