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下水浮天,人指山为岸。
水落寒沙只见山,暗被天偷换。
堂上老诗翁,客至劳相管。
风喘西头客自东,目送云中雁。
堂下水浮天,人指山为岸。
水落寒沙只见山,暗被天偷换。
堂上老诗翁,客至劳相管。
风喘西头客自东,目送云中雁。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之道的《卜算子·其二》。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图景,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堂下水浮天,人指山为岸" 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表现了水面与山峦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给人以物我两忘的意境。水面如镜,映射出天空,而观者则将山峦作为岸边,这种视觉上的错置营造了一种超现实的美感。
"水落寒沙只见山,暗被天偷换" 这两句诗则描写了时间流逝后景物的变化。水流消失,只留下寒冷的沙滩,而山峦依旧。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述,也象征着世事无常,万物皆变。
接下来的"堂上老诗翁,客至劳相管" 描述了诗人在厅堂之上,遇到宾客时会殷勤招待。这两句表现出了诗人的热情好客,以及对交流的渴望。
最后,"风喘西头客自东,目送云中雁" 通过描写西风中急促呼吸的旅人和远去的雁群,表达了对远方来者和离去者的深切关怀,以及对遥远天际的向往。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造诣,也透露出他对自然、人生和宇宙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