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泊采石步谒李供奉祠·其二》
《泊采石步谒李供奉祠·其二》全文
明 / 郭之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试观秀谷与明流,今古文章乃独留。

水不波澜将易测,山非云水想难幽。

两间灏淑平分此,百代高深遂莫俦。

我向馀风思大雅,先生犹许水山求。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名为《泊采石步谒李供奉祠(其二)》。诗中以山水为喻,表达了对古代文学艺术的崇敬之情。

首联“试观秀谷与明流,今古文章乃独留”,诗人以秀美的山谷和清澈的流水作为引子,暗示了古代文学作品如同这自然美景一般,独树一帜,流传至今。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自然景观与人文艺术相联系,突出了文学作品的永恒价值。

颔联“水不波澜将易测,山非云水想难幽”,进一步描绘了水的平静与山的神秘。水的表面平静,易于观察,而山在云雾缭绕之中,显得更加深邃难测。这两句通过水与山的不同特性,象征着文学作品中情感表达的直接与隐晦,以及读者理解的容易与困难。

颈联“两间灏淑平分此,百代高深遂莫俦”,“灏淑”指的是浩瀚的宇宙,这里用来形容文学艺术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诗人认为,无论是自然界还是文学艺术,都蕴含着深邃的智慧和无尽的魅力,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广阔的世界。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深刻感悟。

尾联“我向馀风思大雅,先生犹许水山求”,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古代文学大师的仰慕之情,同时也希望像他们一样,能够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创作出具有高度艺术性和思想深度的作品。这里的“大雅”既指古代文学的高雅风格,也暗含了对前辈文人志趣的追求和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对古代文学艺术的赞美和对个人创作理想的追求,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视角。

作者介绍
郭之奇

郭之奇
朝代:明   字:仲常   号:菽子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生辰:1607年-1662年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猜你喜欢

喜雨独酌

振风起西北,飘飖撼庭干。

长空响荐雷,骤雨何零乱。

奔腾走蛟龙,倒泻倾河汉。

倏忽庭除下,淼漫生波澜。

沾洒遍枯槁,翩翾舞沙燕。

遥岭合翠微,平林郁葱茜。

伊余因积热,閒居解簪弁。

披襟卧北窗,橐管辞东观。

嘉此凉霭惬,且复屏纨扇。

开樽聊命觞,欣豫以濡翰。

(0)

东楼

山势彰坤厚,天光薄太清。

臣家书万卷,换得此楼成。

(0)

过李白墓

千古高名在,青山片碣留。

牛羊欺宿草,樵竖上荒邱。

聚族无三户,埋诗只一抔。

平生雠力士,污足亦何尤。

(0)

题澄观斋

山庄到五日,今日始来斋。

本是无多暇,难言每畅怀。

种松高出屋,留草绿侵阶。

观物思澄理,欣惟与静皆。

(0)

平湖十咏为过郎中太仆作·其八北原牧唱

北原草青牛正肥,牧儿唱歌牛载归。

儿家在原牛在坂,歌声渐低人更远。

山苍茫,水清浅。

(0)

夏时对酒歌

春光奄忽朱明移,华丹委谢柔绿滋。

白日幸长走苦热,清夜虽短坐忘疲。

美人邀我入兰室,临池伏槛待月出。

左宦空嗟轩冤年,閒居忍负琴尊日。

万物萍浮无定踪,一身瓠落竟难容。

江边冉冉老将至,世上悠悠时未逢。

文章自古俱寂寞,富贵何如且行乐。

云梦徒誇献赋田,天禄终惭校书阁。

黄金为垒白玉浆,朱弦锦瑟泛清商。

若为劝饮须酩酊,我为高歌生慨慷。

明月渐升烛方灭,凉飔徐来缨欲绝。

莫愁残夜已栖乌,但恐先秋早鸣鴂。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