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魍喧豗。枫根渍酒纸成灰。泽国不知山国苦。
铜鼓。醉觋夜深作蛮语。
夔魍喧豗。枫根渍酒纸成灰。泽国不知山国苦。
铜鼓。醉觋夜深作蛮语。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地区的独特风情与生活状态,充满了浓厚的地方色彩和民俗气息。
"夔魍喧豗",开篇即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夔州(今重庆奉节)和魍魉(古代传说中的怪物)的喧闹景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生动的氛围。"枫根渍酒纸成灰",接着描述了当地人们利用枫树根制作酒料的传统习俗,而时间的流逝使得这些古老的酿酒技艺和相关材料都化为历史的尘埃,蕴含着岁月的沧桑感。
"泽国不知山国苦",对比了水乡(泽国)与山区的生活状况,暗示了不同地理环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可能暗含了对山区人民艰辛生活的同情与感慨。
"铜鼓。醉觋夜深作蛮语",最后两句聚焦于夜晚的场景,铜鼓是少数民族地区常见的乐器,这里象征着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交流。"醉觋"指的是在祭祀或庆典中扮演神灵角色的人,在夜晚的深沉中,他们以醉态演绎着古老的语言,既展现了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也隐含了对传统文化逐渐消失的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江南地区独特的自然风光、民俗文化和历史变迁,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深厚情感的同时,也流露出对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思考。
若有人兮山之曲,抚长松兮倚修竹。
乐衡门兮栖迟,临清流兮卜筑。
谢轩冕于当途兮,结隐沦于空谷。
岂无九五之恋穷交兮,一举吾慕乎黄鹄。
唯桐江之潺潺兮,逝昼夜其相续托。
渔钓以终身兮安,所取天下之桎梏。
瞻飞鸿之冥冥兮,听松风之谡谡。
彼神龙之蟠九州兮,岂其与虾鲰而相徵逐。
使凤凰可得而罗兮,又奚异鸡鹜之争饮啄。
邈哉高风留此芳躅,上有许由之耳兮,下有严陵之足。
酌雨露以为浆兮,燃日月以为烛。
汉家宫殿草离离,七里依然烟水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