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繇白莲至铁岭月行至将乐》
《繇白莲至铁岭月行至将乐》全文
明 / 郭之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晓夕青山近远从,翠微西日渐斜封。

云迷不辨秋深浅,雨过初看月淡浓。

万壑泉声归去水,千林烟霭散前峰。

灭明颇见真空色,独许劳人息意逢。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白莲至铁岭月行至将乐途中所见的自然景色,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心感悟。

首联“晓夕青山近远从,翠微西日渐斜封”描绘了清晨与傍晚时分,青山环绕,近处远处皆是苍翠之色,夕阳西下,余晖渐敛,仿佛给山峦披上了一层金边。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近远”、“晓夕”和“翠微”、“西日”的交替,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与空间的层次感。

颔联“云迷不辨秋深浅,雨过初看月淡浓”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云雾缭绕,使得秋天的深浅难以分辨,而雨后的月亮显得既淡又浓,既有朦胧之美,又有清晰之感。这一联巧妙地将自然现象与季节特征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

颈联“万壑泉声归去水,千林烟霭散前峰”转而描写听觉与视觉的双重体验。万壑之中泉水潺潺,似乎在述说着归途的故事;千林之上烟雾缭绕,随着风的吹拂逐渐消散,展现出一种动态美。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隐含了人生的旅程与变化。

尾联“灭明颇见真空色,独许劳人息意逢”则是全诗情感的升华。在经历了自然界的种种景象之后,诗人似乎达到了某种内心的平静与超脱,看到了“真空色”,即超越物质表象的真理或本质。这里的“劳人”既指奔波于世的凡人,也暗含诗人自己,表达了在忙碌与追求中寻得心灵宁静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自我内心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精神自由的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郭之奇

郭之奇
朝代:明   字:仲常   号:菽子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生辰:1607年-1662年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猜你喜欢

闻三十六丈乞西京留台辄成长句时先之七兄已拜北京留台

门地何人论甲乙,碧梧丹凤重徘徊。

前时五相继三相,此日西台望北台。

器业云霄能我有,功名钟鼎待时来。

重言四海宫师德,季子白头谁识哉。

(0)

秋来

秋来颇自适,抚此清收时。

不假绝交论,聊吟招隐诗。

山阿新橡栗,朝廷旧皋夔。

早晚罢给散,恩偕雨露垂。

(0)

故资政殿学士特赠光禄大夫曾公挽辞二首·其一

选吏时无最,论兵世有书。

风神相门旧,胆气将坛初。

地轴尘埃转,天航津汉虚。

忠规子孙在,太史笔何如。

(0)

怀济北弟侄

久客思吾子,生涯滞故乡。

独携高士传,翻忆紫香囊。

合榻言犹在,同堂乐未央。

翩翩春草梦,随意绕池塘。

(0)

即事谢公表二绝句·其二

留君谈笑且从容,白发红尘阿那中。

踉跄行藏莫相笑,枯鱼垂泪恨无从。

(0)

碧牡丹.王晋卿都尉宅观舞

院宇帘垂地。银筝雁、低春水。

送出灯前,婀娜腰肢柳细。步蹙香裀,红浪随鸳履。

梁州紧凤翘坠。悚轻体。绣带因风起。

霓裳恐非人世。调促香檀,困入流波生媚。

上客休辞,眼乱尊中翠。玉阶霜、透罗袂。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