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地何人论甲乙,碧梧丹凤重徘徊。
前时五相继三相,此日西台望北台。
器业云霄能我有,功名钟鼎待时来。
重言四海宫师德,季子白头谁识哉。
门地何人论甲乙,碧梧丹凤重徘徊。
前时五相继三相,此日西台望北台。
器业云霄能我有,功名钟鼎待时来。
重言四海宫师德,季子白头谁识哉。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说之所作,题为《闻三十六丈乞西京留台辄成长句时先之七兄已拜北京留台》。诗中表达了对友人晁三十六丈请求留任西京留台之事的感慨,以及对其才华和未来功名的期许。
首句“门地何人论甲乙”暗示了社会地位的比较,但诗人并未局限于这种世俗眼光,而是关注人才本身。接下来,“碧梧丹凤重徘徊”以凤凰比喻友人的才情出众,暗示其在朝廷中的重要地位。
“前时五相继三相”描绘了友人过去的显赫仕途,连续担任高位,而“此日西台望北台”则表达了对友人即将离开当前职位,前往西京留台的不舍和期待。
“器业云霄能我有”赞美友人的才能如同云霄般高远,暗示他具备非凡的才能和抱负。“功名钟鼎待时来”预祝友人未来的功绩将被世人铭记,等待时机一展宏图。
最后两句“重言四海宫师德,季子白头谁识哉”以季子自比,表达对友人品德高尚的认同,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未来成就可能不被世人广泛认知的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赞扬了友人的才能,也寄寓了对友人未来的祝福和担忧,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人才的赞赏。
我读汉书武帝纪,曾说射蛟三千里。
出自寻阳薄枞阳,盛唐之山枞阳水。
我今来过枞阳江,江山如画云如幢。
中流惟见燕飞乙,南狩不闻蛟叠双。
天柱霍山自何处,灵风欲逐武皇驭。
元封盛事不可追,江头空诵凌云赋。
江水近沦皖水波,淮水之满今若何。
再行即见皖山色,后游且继枞阳歌。
万竹围一山,中有禅宫丽。
冈峦相属回,烟岚若澄霁。
山门步步高,竹林风细细。
佛殿山作阶,禅关石成砌。
万籁静清宵,钟声出林际。
入山洞壑殊,岩头露佛髻。
法锡六朝来,香烟未衰替。
遥望戴公崖,招隐踪可继。
寺前万绿深,殿后众山蔽。
一僧立云峦,人面山光翳。
日暮飞鸟归,我亦不留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