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出鹤林寺入山得竹林寺》
《出鹤林寺入山得竹林寺》全文
清 / 洪繻   形式: 古风  押[霁]韵

万竹围一山,中有禅宫丽。

冈峦相属回,烟岚若澄霁。

山门步步高,竹林风细细。

佛殿山作阶,禅关石成砌。

万籁静清宵,钟声出林际。

入山洞壑殊,岩头露佛髻。

法锡六朝来,香烟未衰替。

遥望戴公崖,招隐踪可继。

寺前万绿深,殿后众山蔽。

一僧立云峦,人面山光翳。

日暮飞鸟归,我亦不留滞。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庄严的山中寺院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鹤林寺周边的自然景观与寺庙的建筑特色相结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首先,诗人以“万竹围一山”开篇,生动地描绘了竹林围绕着一座山的情景,既展现了自然的生机勃勃,也预示了接下来将要进入的禅宗圣地。接着,“中有禅宫丽”一句,点明了这座山中隐藏着一座美丽的禅寺,为读者勾勒出一幅静谧而庄严的画面。

随后,诗人通过“冈峦相属回,烟岚若澄霁”描绘了山势的蜿蜒和云雾的轻盈,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神秘。山门步步高,竹林风细细,不仅展现了寺庙的地理位置之高,也暗示了其环境的清幽与宁静。佛殿山作阶,禅关石成砌,则是通过具体的建筑细节,强调了寺庙的庄严与神圣。

“万籁静清宵,钟声出林际”两句,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了夜晚的寂静与钟声的悠扬,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诗人接着描述了山中的独特地形,如“入山洞壑殊,岩头露佛髻”,通过形象的比喻,展现了山中寺院的独特风貌。

最后,诗人提到法锡六朝来,香烟未衰替,表达了对寺庙悠久历史的敬仰。遥望戴公崖,招隐踪可继,则寄托了对隐士精神的向往。寺前万绿深,殿后众山蔽,描绘了寺庙周围绿意盎然的景色,与前面的描写相呼应,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一僧立云峦,人面山光翳,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僧人的形象与环境的和谐统一。日暮飞鸟归,我亦不留滞,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禅宗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寺庙建筑的描绘,以及对禅宗精神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宁静、和谐与超脱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与美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洪繻
朝代:清

猜你喜欢

秋水

百川随地涌,一色接天清。

壑冷鱼龙蛰,波浮日月明。

南连湘浦远,东注海门平。

望望美人隔,扁舟无限情。

(0)

夜宴邓卿云将军府第同诸生李明卿廉安卿陈子晋潘子敬李大亨时史先生与严思孔刘近之驾扁舟送余湖中风涛大作暮薄相失末首却寄·其三

日暮风涛尚未平,舟人渔子太相惊。

扁舟今夜归何处,回望枫林树树青。

(0)

夏日读百家书有感

朱明缓修旭,薰风净游尘。

萧然澹閒馆,虚白生微春。

鞅掌谢物役,竹素探奇珍。

冥搜七略备,玄览百家陈。

展卷一以玩,触处洞原因。

千圣久湮没,诸子争嶙峋。

微言著简册,浩瀚凌霄垠。

一致而百虑,沧海譬浮津。

旷观宇宙来,经纬难具论。

掩帙且默坐,息念存吾真。

玩物徒丧志,无乃劳精神。

所以鲁中叟,一贯遗陶甄。

森森万象间,心上分经纶。

矧今际熙代,大道炳苍旻。

六经与诸子,日月等参辰。

异趣均亡羊,斯言当书绅。

常恐蒲柳姿,偃蹇随荆榛。

勉旃策康庄,他岐息征轮。

(0)

厓门二十首·其十一

岂是丹台归路遥,鼎成龙驾上丹霄。

一声洛水传幽咽,万片香魂不可招。

春色岂随亡国尽,海云应逐野烟消。

威仪文物今何在,碧水苍苍空寂寥。

(0)

秋夜

星横碧落雁初归,徙倚虚庭入望时。

声断紫箫花底凤,露寒丹桂月中枝。

病添司马金茎渴,梦觉庄周玉蝶迟。

孤剑十年犹是客,半生双鬓易成丝。

(0)

旅夜书怀二首·其二

乘月坐江干,幽思转夜阑。

丹心犹魏阙,清梦祇家山。

迟暮身多病,萧条路更难。

归来趺坐处,夜气满松关。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