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初锡紫貂裘,剑色飞扬射斗牛。
定远侯封天北极,受降城筑海东头。
连营甲胄分丹毂,拥道旌旗照碧油。
道是征西唫兴剧,月华遥夜满南楼。
甘泉初锡紫貂裘,剑色飞扬射斗牛。
定远侯封天北极,受降城筑海东头。
连营甲胄分丹毂,拥道旌旗照碧油。
道是征西唫兴剧,月华遥夜满南楼。
此诗描绘了一位将军出征朝鲜的情景,气势磅礴,充满豪情壮志。首句“甘泉初锡紫貂裘”以紫貂裘象征将军的尊贵身份和荣耀,甘泉赐裘,暗示了君王对他的器重与信任。接着,“剑色飞扬射斗牛”一句,通过夸张的手法,形容将军所持宝剑的锋利与威严,仿佛能直冲云霄,照亮星空。
“定远侯封天北极,受降城筑海东头”两句,运用典故,将将军比作汉代名将班超,封为定远侯,意在赞扬其功勋卓著;同时,提到筑城之事,既表现了军事行动的规模宏大,也暗含了稳固边疆、抵御外敌的战略意图。
“连营甲胄分丹毂,拥道旌旗照碧油”描绘了军队行进时的壮观场面,连绵不绝的军营、士兵身着的盔甲、飘扬的旗帜,构成了一幅雄伟的画面,展现了军队的纪律严明和士气高昂。
最后,“道是征西唫兴剧,月华遥夜满南楼”两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月光洒满南楼的景象,既渲染了战场的紧张气氛,又表达了对将军英勇事迹的赞美与敬仰。整首诗通过对将军出征场景的生动描绘,展现了明代将领的英勇与国家的强盛,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感和英雄主义色彩。
我衣之华兮,我佩之光。陆君之去兮,谁与翱翔。
敛此大惠兮,施于一州。今其去矣,胡不为留。
我作此诗,歌于远道。无疾其驱,天子有诏。
公乎真爱山,看山旦连夕。
犹嫌山在眼,不得着脚历。
枉语山中人,丐我涧侧石。
有来应公须,归必载金帛。
当轩乍骈罗,随势忽开坼。
有洞若神剜,有岩类天划。
终朝岩洞间,歌鼓燕宾戚。
孰谓衡霍期,近在王侯宅。
傅氏筑已卑,磻溪钓何激。
逍遥功德下,不与事相摭。
乐我盛明朝,于焉傲今昔。
远水流春色,回风送落晖。
人趋双节近,马递百花归。
山驿尝官酒,关城度客衣。
从来赤管笔,提向幕中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