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杀毛延可奈何,无缘对面几磋砣。
古来红粉翻嗟怨,算来不赂画工多。
纵杀毛延可奈何,无缘对面几磋砣。
古来红粉翻嗟怨,算来不赂画工多。
这首诗《王昭君辞(其三)》由明代诗人王弘诲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邃的历史反思,展现了对古代美人王昭君命运的同情与思考。
首句“纵杀毛延可奈何”,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王昭君命运的深切同情。毛延是汉成帝的宠妃,这里借指那些在宫廷中拥有权势的女性,暗示即便能杀死她们也无法改变王昭君的命运,强调了王昭君悲剧命运的不可逆转性。
次句“无缘对面几磋砣”,进一步揭示了王昭君与权力中心的隔阂。磋砣在这里比喻无端的磨难或挫折,意味着即使王昭君与权力中心面对面,也难以避免命运中的种种不幸。
后两句“古来红粉翻嗟怨,算来不赂画工多”,则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探讨了王昭君命运背后的社会现象。红粉指的是古代美女,这里泛指因美貌而卷入宫廷纷争的女性。诗人指出,自古以来,因美貌而招致的嗟叹和怨恨不绝于耳,而这些悲剧往往并非源于自身的过错,而是由于权力斗争和利益交换所致。尤其是“不赂画工多”一句,暗指那些通过贿赂画师美化形象、进而获得权势者青睐的行为,是导致王昭君等女子悲剧命运的重要原因之一。
整首诗通过对王昭君命运的同情与反思,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也反映了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批判与思考。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的运用,诗人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历史洞察相结合,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新阁何隆隆,经营自兹岁。
其前山送青,其下竹交翠。
景物日夕佳,登临春秋异。
治中公事暇,领客共留憩。
四座欢相酬,寿主珍重意。
向来蓬瀛上,视此毋乃愧。
主称客意好,是事幸且置。
拄颊饱看山,朝来殊爽致。
闲官屋舍如幽栖,寒苦馀业偿盐齑。
忽闻鹊声作破竹,尺书入手谁所赍。
交游胜绝似公少,矫矫鸾凤依蒿藜。
青冥侧足在咫尺,谁使狡狯捐其梯。
秋风溪上共樽酒,摆落羁束忘畛畦。
红裳起舞意未足,缺月衔岭星河低。
只今跌宕走尘土,清梦往复无山溪。
新诗惊怪烂盈幅,笔力拗怒蟠虹霓。
遥知槃礴小窗底,得丧已著一理齐。
此生同困造物戏,未觉与世谁云泥。
虽无绝唱追白雪,赖有妙契如灵犀。
一笑从公岂无日,挽袖相属空玻璃。
不须俗物败真赏,但觅佳处同攀跻。
裂石未尝关,毋将俗眼观。
虚中元有受,造蕴亦何难。
羽客能谈道,云房识候丹。
只应仙有分,风响步虚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