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僧泰恭院二首·其一》
《题僧泰恭院二首·其一》全文
唐 / 温庭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昔岁东林下,深公识姓名。

尔来辞半偈,空复叹劳生。

忧患慕禅味,寂寥遗世情。

所归心自得,何事倦尘缨。

(0)
翻译
从前在东林寺下,深公曾认识我姓名。
那时我已离开,只留下半篇偈语,徒然感叹人生的劳苦。
忧虑困苦中,我向往禅宗的滋味,孤独寂寞中,舍弃了世俗的情感。
如今归心自足,为何还会厌倦尘世的束缚呢?
注释
昔岁:过去。
东林下:东林寺。
深公:深法师(指深法师慧远)。
识:认识。
姓名:名字。
尔来:从那时起。
辞:离开。
半偈:半篇佛经或诗句。
空复:徒然。
叹:感叹。
劳生:辛苦的生活。
忧患:忧虑困苦。
慕:向往。
禅味:禅宗的意境或修行。
寂寥:孤独寂寞。
遗世情:舍弃世俗的情感。
所归:内心的归宿。
心自得:内心满足。
何事:为何。
倦尘缨:厌倦尘世的束缚。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隐逸生活的诗,透露出诗人对世俗纷争的厌倦以及对清净生活的向往。首句“昔岁东林下,深公识姓名”表明作者曾在东林与高僧相识,而"深公"可能指的是某位有道行的僧人。第二句"尔来辞半偈,空复叹劳生"则表现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疲惫感,以及对短暂而无意义的人生经历的感慨。

接下来的两句"忧患慕禅味,寂寥遗世情"展现出诗人对佛法禅悦之境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他希望超脱红尘,摆脱世间烦恼的情怀。最后两句"所归心自得,何事倦尘缨"则是诗人的自我安慰和解脱,他发现内心的平静与满足,不再为世俗纷争所累。

温庭筠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情感,在这首简短的诗中勾勒出一个对比鲜明的人生境界:一方面是尘世的喧嚣与劳累,另一方面则是心灵的宁静与超脱。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

作者介绍
温庭筠

温庭筠
朝代:唐   字:飞卿   籍贯: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   生辰:约812—866

温庭筠(约812年-约866年),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男,汉族,唐代并州祁县(今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人,晚唐时期诗人、词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富有天赋,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有“温八叉”之称。温庭筠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恨不得志,行为放浪。曾任随县和方城县尉,官至国子监助教。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
猜你喜欢

呈陆革进士

鱼沫遇穷能一煦,莺声得意亦相求。

近来无复友朋义,独善颇为鱼鸟羞。

今日指心论皎皎,明朝掉臂逐悠悠。

世间唯我交夫子,忧喜同怀二十秋。

(0)

对雪六首·其六

朔风吹不尽,颢气入无间。

市井人喧息,江湖鸟翼顽。

酒边惊晚岁,吟外失群山。

温室便高卧,明朝任塞关。

(0)

李景初许借剪綵花数轴一观累日不至戏成二绝督之·其二

剪綵茸茸细逼真,秋风堂上数枝春。

为偷造化防天觉,却拟深藏不借人。

(0)

寄题梅山

平生满耳说梅山,十里荷花缭绕间。

宫女三千颜绰约,绣衣十万綵斓斑。

濒江景好图难尽,飞鹭诗工语莫删。

定约后期穷胜赏,不辞和月棹船还。

(0)

柳季修知丞以诗见贻次韵为谢

古木阴阴绕屋庐,官居端的似田居。

诗清子厚龙城句,字瘦诚悬殿壁书。

那复有心追四至,只应无事富三馀。

一樽閒论金罍事,为笑纷纷竭泽渔。

(0)

磬湖偶成

只欠退之盘谷序,已成摩诘辋川图。

暮年宁复须西子,不用扁舟向五湖。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