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拥云屏似九疑,行人下马问洪祠。
鹧鸪声里琼台暮,黯淡千秋两地思。
山拥云屏似九疑,行人下马问洪祠。
鹧鸪声里琼台暮,黯淡千秋两地思。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深沉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之美。
首句“山拥云屏似九疑”,以“山”为主体,巧妙地运用了“云屏”这一比喻,将山峰比作屏障,云雾缭绕,既形象地描绘了山的高峻与神秘,又暗含了九嶷山的典故,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这里的“九疑”不仅指出了山的地理位置,也暗示了此地可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与历史故事。
次句“行人下马问洪祠”,则将视角转向了人,通过“行人”的行动,引出了对“洪祠”的关注。这不仅表现了人们对宗教文化的尊重和追求,也体现了人在自然面前的谦逊与敬畏之情。行人的动作“下马”与“问”之间,蕴含了对未知的好奇与探索精神。
后两句“鹧鸪声里琼台暮,黯淡千秋两地思”,进一步深化了情感与意境。在黄昏时分,鹧鸪的叫声与琼台(此处或为地名,象征着美好的地方)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这种哀愁不仅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感慨,更是对历史变迁、人事沧桑的深深思考。通过“黯淡千秋两地思”,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更广阔的历史时空联系起来,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深远,引发了读者对于时间流逝、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描写和丰富的人文情感交织,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对历史文化的追忆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深度的作品。
老向风尘赋八哀,池州儒雅济时才。
并时巡远宜同传,入洛机云久未来。
数载兵戈知己尽,百年怀抱对君开。
天涯明夕同除夕,好挽长河注酒杯。
公勿自疑应自许,此事今稀良近古。
青鲸跋浪入重溟,下视万鱼空呴呴。
金貂玉蝉非性分,曾不羞惭谓天与。
以同自证死不间,谬窃光荣眩儿女。
如公一占蜚遁爻,爱网百重斯以斧。
丰狐文豹脱灾皮,建德遨游孰能阻。
旁观尚觉腰带适,四体乍如生翨羽。
任呼狂客似知章,免作尚书等怀祖。
眼看筐箧事纷纷,灭没飞鸿下平楚。
空斋昼静焚旃檀,古琴挂壁生清寒。
漆文虽作蛇腹断,酝酿开国元气神犹完。
凤池之中有遗字,乾德元年赵普制。
重修者谁张顺修,汉雯山人名同留。
吾闻太宗欲法文武增二弦,惜哉蔡裔所制今不传。
是时雅乐尚未定,此琴那独中和全。
何人试按和岘律,使与叉手之笛同清圆。
枯桐或是秦陇木,屋材之余琴材便。
饰徽不用瓜子金,十瓶或未来海壖。
想当炽炭烧肉后,应和靡玉声缠绵。
不然抛琴风雪夜,终读《论语》二十篇。
呜呼陈桥排闼功莫京,国家之事由书生。
誓书尾署臣普记,陛下不误谁所成。
弹之莫作《履霜操》,九原骨朽心难平。
君不闻中有痴儿,临死呜咽悲啼声。
《赵中令琴歌胡仁圃属》【清·钱泰吉】空斋昼静焚旃檀,古琴挂壁生清寒。漆文虽作蛇腹断,酝酿开国元气神犹完。凤池之中有遗字,乾德元年赵普制。重修者谁张顺修,汉雯山人名同留。吾闻太宗欲法文武增二弦,惜哉蔡裔所制今不传。是时雅乐尚未定,此琴那独中和全。何人试按和岘律,使与叉手之笛同清圆。枯桐或是秦陇木,屋材之余琴材便。饰徽不用瓜子金,十瓶或未来海壖。想当炽炭烧肉后,应和靡玉声缠绵。不然抛琴风雪夜,终读《论语》二十篇。呜呼陈桥排闼功莫京,国家之事由书生。誓书尾署臣普记,陛下不误谁所成。弹之莫作《履霜操》,九原骨朽心难平。君不闻中有痴儿,临死呜咽悲啼声。
https://shici.929r.com/shici/TglgX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