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境一何醇,熙熙别得春。
有声皆俗格,无梦是天真。
壁上登山屐,床头漉酒巾。
轻轻龟喘息,苒苒蝶精神。
滞寂通禅理,无何等道人。
曲肱高胜枕,藉草软于茵。
吟苦魂初瞑,杯酣味更珍。
觉知身是幻,静与死为邻。
酷恨巢檐燕,生憎款户宾。
功成归展转,先兆自嚬呻。
不入荣名客,还宜放逐臣。
东窗一丈日,且作自由身。
此境一何醇,熙熙别得春。
有声皆俗格,无梦是天真。
壁上登山屐,床头漉酒巾。
轻轻龟喘息,苒苒蝶精神。
滞寂通禅理,无何等道人。
曲肱高胜枕,藉草软于茵。
吟苦魂初瞑,杯酣味更珍。
觉知身是幻,静与死为邻。
酷恨巢檐燕,生憎款户宾。
功成归展转,先兆自嚬呻。
不入荣名客,还宜放逐臣。
东窗一丈日,且作自由身。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自然之美的生活状态。在这样一个环境中,诗人感受到一种醇厚而不失纯净的春意。"有声皆俗格,无梦是天真"表明了诗人对外界喧嚣的拒绝以及内心的清醒与宁静。
壁上的登山屐和床头的漉酒巾,是诗人生活中的小物件,却被赋予了诗意。轻轻的龟息,悠闲的蝶舞,都展示了一种安详自得的状态。"滞寂通禅理,无何等道人"则是说诗人的心境已超越俗世,达到了一种禅宗中的宁静和谐。
"曲肱高胜枕,藉草软于茵"形容了诗人躺在柔软的草垫上,枕着弯曲的手臂,这是对休息状态的一种生动描写。诗中还透露了一种对生命短暂和无常的感悟,以及对于名利的淡然。
最后,"东窗一丈日,且作自由身"表达了诗人享受着窗边明媚的阳光,心境自在,无拘无束。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是一种超脱尘世、享受简单生活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