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舟别浦禅师塔》
《舟别浦禅师塔》全文
宋 / 释元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诸老凋零尽,江湖转忆君。

人经十年换,寺革一番焚。

庭冷池来月,山空塔裹云。

惟应有游衲,时到炷炉薰。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元肇所作的《舟别浦禅师塔》,通过描绘舟行江上与对逝去禅师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

首联“诸老凋零尽,江湖转忆君”,开篇即点明了主题,诸位年高德劭的老者相继离世,江湖间不觉怀念起已故的别浦禅师。这里的“江湖”不仅指自然界的江河湖海,也暗喻了人世间的生活与情感的流转。

颔联“人经十年换,寺革一番焚”,进一步阐述了时间的无情与世事的无常。十年间,人事更迭,而寺庙也曾经历过一次大火的洗礼。这两句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岁月更替、物是人非的沧桑感。

颈联“庭冷池来月,山空塔裹云”,通过景物描写,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月光洒在冷清的庭院水池之上,山中古塔被云雾缭绕,这样的景象既是对别浦禅师所在之地的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表达了对逝去之人的怀念与对过往岁月的追忆。

尾联“惟应有游衲,时到炷炉薰”,以“游衲”(游方僧)的形象,暗示了别浦禅师虽已离去,但其精神与影响仍在世间流传。诗人希望游方僧能时常来到此地,点燃香炉,以此方式纪念与缅怀别浦禅师,寄托了对逝者的深深敬意与不舍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历史变迁的描绘,以及对逝去人物的深切怀念,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与记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传统佛教文化中“放下”与“超脱”的哲学理解。

作者介绍

释元肇
朝代:宋

释元肇(一一八九~?)(生年据本集卷上《寄赵东阁》“与君生己酉”及卷下《丁巳生朝》年六十九推定),字圣徒(日刻本本集署名),号淮海,通州静海(今江苏南通)人,俗姓潘。年十九薙染受具。参浙翁于径山,命为掌记。出世通之光孝,历住吴城双塔、金陵清凉、天台万年、苏之万寿、永嘉江心、杭之净慈、灵隐等寺,圆寂于径山。有《淮海挐音》二卷。
猜你喜欢

喜贼退

父母之邦岂复雠,人情至此乃可忧。

刺史县令方坐视,久矣肉食无远谋。

崇墉可当天设险,烟火惊奔无一点。

可怜缩手俱就毙,不见一夫来袭掩。

清晨诸家好音至,说贼回戈马回辔。

玉帛子女既充牣,捆载而归乃真退。

妻孥向来便伸眉,将军凯旋亦班师。

身长八尺剑三尺,缓带轻裘有设施。

(0)

双溪堂晚集

北风呼云生夕阴,小松稚竹俱萧森。

双溪主人不孤斟,好文尚类肯见寻。

坐中少监乐登临,清谈亹亹知古今。

有句不吐藏之深,而令下士寒螀吟。

(0)

喜雪

剪水适从天上手,缀条不作世间花。

柴门有客方高枕,石鼎无人共试茶。

清借远山迎马出,润含修竹倚窗斜。

令人却忆前年盛,辇毂欢声百万家。

(0)

陪诸友野步·其一

北客身将老,东风又岁华。

山晴添气象,水暖莫津涯。

贫觉他乡苦,慵嫌去路斜。

升平吾会见,时事不须嗟。

(0)

送景荀

丈人能事见斯文,世业家风尽属君。

自许旦评方藉藉,岂同时辈漫纷纷。

清于须水真堪挹,秀自郎峰故不群。

五马双旌何足道,便看平步到青云。

(0)

城南蒋庄四首·其二

郊居人事绝,倦暑每晨兴。

莲□池中佛,笋供林下僧。

吟馀厌蝉噪,望远喜禾登。

朝市忘怀久,何劳羡赐冰。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