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水适从天上手,缀条不作世间花。
柴门有客方高枕,石鼎无人共试茶。
清借远山迎马出,润含修竹倚窗斜。
令人却忆前年盛,辇毂欢声百万家。
剪水适从天上手,缀条不作世间花。
柴门有客方高枕,石鼎无人共试茶。
清借远山迎马出,润含修竹倚窗斜。
令人却忆前年盛,辇毂欢声百万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雪后静谧的田园风光图。"剪水适从天上手,缀条不作世间花"两句,用鲜明的笔触勾勒出雪花纷飞、洁白如织布的景象,显示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和独特艺术表达。
"柴门有客方高枕,石鼎无人共试茶"则透露出一种淡定的生活情趣。柴门即粗犷的木门,常见于农家;石鼎是古代煮茶用的器具。这两句诗展示了诗人在雪后静坐品茗的情景,寓意着一种超脱尘世、享受孤独与宁静的心境。
"清借远山迎马出,润含修竹倚窗斜"一联,则是对雪后的自然景观的描绘。远山在雪中显得更加清冷,而滋润的竹子倚靠着窗户,透露出诗人对于这份静谧生活的喜悦和满足。
最后两句"令人却忆前年盛,辇毂欢声百万家"表达了诗人在雪后回忆往昔繁华景象时的感慨。辇毂即车马的声音,百万家则是形容当年的热闹和繁华。这两句诗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怀旧之情,透露着诗人对于过往美好记忆的珍视。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雪后景色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在宁静中寻得的精神寄托。同时,它也流露出诗人对于过往时光的无限怀念和感慨。
长廊睥睨来者谁,出门解后渠得知。
不言使者求遗书,只言浴茧当及时。
从容与语益款洽,论到翰墨尤瑰奇。
山僧技痒不自禁,稍出脩禊兰亭词。
启函展玩未及竟,袖有黄纸天庭追。
口呿气褫僵欲死,一骑趣向咸阳驰。
虬须天子喜折屐,诏许两禁同观之。
龙腾凤集在御榻,平生触眼何曾窥。
自从茧纸归昭陵,宝气夜夜光陆离。
千年议论经几手,极力追仿分毫釐。
博闻强志子桑子,上下纂辑无或遗。
清臞不满六尺长,中有文字无津涯。
归君此编忽自笑,山东学究真黠儿,而今御史还书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