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落尽春风颠,两翁并辔来翩然。
入门下马看花发,仰攀绿叶窥青天。
倚槛讴吟发清唱,终夕拥鼻鸣寒蝉。
唐昌仙人识玉蕊,借月下看乘飞烟。
明朝地上拾落粉,草间点缀如遗妍。
狂思玉爪搔背痒,不可妄得麻姑鞭。
归来欢欣应拍手,笑君骑马似乘船。
醉后犹能作长句,半夜打门惊我眠。
桃花落尽春风颠,两翁并辔来翩然。
入门下马看花发,仰攀绿叶窥青天。
倚槛讴吟发清唱,终夕拥鼻鸣寒蝉。
唐昌仙人识玉蕊,借月下看乘飞烟。
明朝地上拾落粉,草间点缀如遗妍。
狂思玉爪搔背痒,不可妄得麻姑鞭。
归来欢欣应拍手,笑君骑马似乘船。
醉后犹能作长句,半夜打门惊我眠。
这首诗描绘了两位老者在春日里探访桃花盛开的瑶林洞,其生动的场景与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宋代文人的雅致生活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诗的开头“桃花落尽春风颠”,以桃花凋零、春风摇曳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随后“两翁并辔来翩然”一句,笔锋一转,描绘了两位老者轻快地并肩而来的情景,为画面增添了一抹生机与活力。
“入门下马看花发,仰攀绿叶窥青天”两句,通过老者的动作细节,展现了他们对桃花的浓厚兴趣和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倚靠栏杆,放声高歌,直至夜深人静,仍不愿离去,这不仅表现了他们的陶醉之情,也体现了诗人对他们精神世界的赞美。
“唐昌仙人识玉蕊,借月下看乘飞烟”一句,将神话传说融入现实场景,增添了诗的浪漫色彩。而“明朝地上拾落粉,草间点缀如遗妍”则通过早晨拾取落花,发现花瓣散落在草间的美丽景象,进一步强调了自然之美。
最后,“狂思玉爪搔背痒,不可妄得麻姑鞭”一句,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追求与满足之间的微妙平衡。“归来欢欣应拍手,笑君骑马似乘船”则描绘了老者们归途中的喜悦与轻松,仿佛他们已从这次旅程中获得了心灵的滋养。
“醉后犹能作长句,半夜打门惊我眠”则是对诗人的自我反思,表明即使在醉酒之后,仍能创作出优美的诗句,体现了诗人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的春日游赏图,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追求,以及他们在生活中寻找乐趣与灵感的精神状态。
高堂素壁,漫生绡十幅,图张消暑。
不奈火云烧六合,逃也略无逃处。
小派秋声,巨筛凉点,吸欻来何许。
故人词翰,此时飞落蓬户。
何幸一笑掀髯,停杯浩唱,三叹遗音古。
雪碗冰瓯无表里,更贮三危鲜露。
咀咽生香,清寒入梦,展转忘宵曙。
对床误喜,与君同听风雨。
林叶润而密,莺语老犹娇。
懒翁哪记生日,兀兀度昏朝。
勘破富贫贵贱,参透死生寿夭,至竟本同条。
胸次绝疑碍,物外自超遥。又何尝,贪七贵,慕三乔。
溪山吾所自有,宜钓更堪樵。
窃笑傍门小法,休觅驻颜大药,揠长只伤苗。
造化大炉耳,愚智一齐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