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思归》
《思归》全文
宋 / 冯时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安用区区五斗为,竹篱茅屋唤人归。

闭门高卧不通客,倚树长吟懒系衣。

秋稻水乾还筑圃,春蚕桑尽欲鸣机。

山云野树吾家物,身瘦何妨道自肥。

(0)
注释
区区:微薄。
五斗:五斗米,古代官俸的一种计量单位。
竹篱茅屋:简陋的乡村居所。
归:回归。
闭门:关门不出。
高卧:高枕而卧,指悠闲生活。
通客:接待客人。
秋稻水乾:稻田里的水干涸。
筑圃:修整菜园。
春蚕桑尽:春天养蚕工作结束。
鸣机:开动织布机。
山云野树:自然景色。
身瘦:身体瘦削。
道自肥:心灵富足。
翻译
何必在乎那微薄的五斗米,竹篱茅屋中呼唤我回归田园。
我关闭房门高卧,不接待客人,倚着树边长久地吟咏,懒得整理衣物。
秋天稻田里的水干了,我要修复菜园,春天蚕丝采尽,就准备开动织布机。
山间的云和野外的树都是我家的一部分,身体瘦弱又何妨,心灵富足才是真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隐逸生活的境况,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农事活动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归隐田园、远离尘世喧嚣的心境。其中,“安用区区五斗为”表现出诗人的简朴生活,只需一点点的谷物即可满足需求;“竹篱茅屋唤人归”则是对归巢之意的表达,通过竹篱环绕的茅屋呼唤着人们回归自然。

"闭门高卧不通客"和"倚树长吟懒系衣"两句,分别描写了诗人关闭大门、悠然自得地休息,以及依偎在树下长时间吟咏,不急于更换衣服的场景,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淡定心态。

接着,“秋稻水乾还筑圃”和“春蚕桑尽欲鸣机”两句,则是对农事活动的具体描绘。秋天稻谷收获后,田地干涸,又开始修缮园圃;春天蚕食桑叶完毕,准备织造丝绸。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农业生活的熟悉和热爱,也反映出一种循环自然、顺应时节的情怀。

最后,“山云野树吾家物”表明这些山林之中的一切,都已经成为诗人的私有财产;“身瘦何妨道自肥”则是对内心充实的自我安慰,尽管身体可能因为劳作而显得瘦弱,但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却使人感到心灵的丰盈。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传递了一种超脱物欲、归于自然的心境,是一首具有深厚田园情怀的佳作。

作者介绍

冯时行
朝代:宋

冯时行(1100—1163)宋代状元。字当可,号缙云,祖籍浙江诸暨(诸暨紫岩乡祝家坞人),出生地见下籍贯考略。宋徽宗宣和六年恩科状元,历官奉节尉、江原县丞、左朝奉议郎等,后因力主抗金被贬,于重庆结庐授课,坐废十七年后方重新起用,官至成都府路提刑,逝世于四川雅安。著有《缙云文集》43卷,《易伦》2卷。
猜你喜欢

送吴允思之南海令

曾收图籍入燕初,还拥疮痍下粤馀。

应有雄文韩子继,也知清操隐之如。

棠阴琴静风生席,花外诗成雨满车。

天上故人青眼在,暂烦百里试才谞。

(0)

闰九月重阳前一日奉陪梅所知司游员山谒康仙祠即席次韵二首·其二

莫听月笛怨山阳,且捧霞觞望帝乡。

瑶草先秋犹着绿,菊花雨后更留香。

风前纱帽孟嘉醉,湖上觥船贺监狂。

一曲猗兰千古意,知音幸有汉中郎。

(0)

舟中睹物忆亡儿烜·其一

误我虚名已白头,可怜望汝绍箕裘。

乌牛舐犊斜阳里,忽见潸然老泪流。

(0)

题李文则画四首·其三渊明送酒

五柳门前秋叶衰,南山佳气满东篱。

白衣人到黄花外,正是先生述酒时。

(0)

题唐马图

奋迅骄骢不受羁,四蹄躞蹀势如飞。

浴川蹙浪寻常事,也待奚官汲水归。

(0)

伏读高昌佥宪公唐律十二首爱其清新雄杰殆本天成非吟哦造次可得韩退之慕樊宗师文苏子瞻拟黄鲁直体惟其有之是以似之区区虽欲效颦第恐唐突西施耳·其一和游张公洞

宣城见说张公洞,白鹿金华两度游。

恰似桃源居有屋,浑如海市钓无钩。

火然犀角千年夜,水滴冰壶六月秋。

仙子不来芝术老,功名何必愿封留。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邹元标 释智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