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宵迎爽至,旧简拂尘看。
驹影过窗驶,萤光映室寒。
唫馀砧欲度,捡处烛初残。
漫讶边生卧,潜来太乙观。
五车翻未易,尺璧宝非难。
月幌牙签白,霜庭草带丹。
居然照千古,糟粕笑侯桓。
良宵迎爽至,旧简拂尘看。
驹影过窗驶,萤光映室寒。
唫馀砧欲度,捡处烛初残。
漫讶边生卧,潜来太乙观。
五车翻未易,尺璧宝非难。
月幌牙签白,霜庭草带丹。
居然照千古,糟粕笑侯桓。
此诗描绘了秋夜读书的情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书卷的深邃。首句“良宵迎爽至”,点明了时间与氛围,秋夜清爽宜人,为读书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接着“旧简拂尘看”一句,既表现了对书籍的珍视,也暗示了读书者对知识的渴望和对过往学习的回顾。
“驹影过窗驶,萤光映室寒”两句,运用生动的比喻和对比手法,描绘了时光飞逝和室内清冷的景象,同时也暗喻了读书者内心的专注与坚韧。砧声欲度,烛光初残,这些细节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静谧与读书的孤独之美。
“漫讶边生卧,潜来太乙观”则通过想象与现实的交织,表达了对古代学者边塞生活的遐想,以及对太乙观(道教圣地)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知识追求的超越性与理想化。
后半部分“五车翻未易,尺璧宝非难”两句,借用了古代关于书籍和财富的典故,强调了知识的珍贵与不易获取,同时也表达了对知识价值的肯定。接下来的“月幌牙签白,霜庭草带丹”描绘了读书环境的高雅与美丽,月光洒在书页上,霜冻中的草地呈现出鲜艳的颜色,营造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
最后,“居然照千古,糟粕笑侯桓”两句,表达了对历史长河中知识光芒的赞美,同时也对那些轻视或忽视知识的人进行了讽刺,突出了读书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知识的崇敬之情。
绕潭霜菊正相宜,好景依人不暂离。
何事维摩称卧病,亦同衰秃及秋悲。
远怀览胜情终急,短杖迎江步已迟。
况复笳声传海国,几人文酒得追随。